记住老娘的话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侯宗宝  
  老娘离世的那天我们都守护在她的床边。上午她突然自己掀开被子伸出右手晃动了两下,又缩进被子里。大家都在猜想也许这就是告别的信号。她静静地躺在床上,紧闭双眼,如同熟睡,呼吸微弱。到了午夜以后,她的脉搏不再跳动,呼吸也停止了,这就是最后的时刻了。她的嘴边略带一丝笑意,非常安然祥和。老娘就这样去了。
  跨过年去老娘便是百岁寿星,全家和同一族姓的人都这样期待。谁料离年关还有几天却突然走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母爱是无私的,像阳光雨露,照耀着儿女前进的方向。回看自己走过的路,每个脚印里都饱含着母亲的深情。
  我15岁离家读书,当兵转业,直到退休,已六十余年。自己都已是古稀老人,老娘依然健在。她99岁高龄,全村第一寿星。乡亲们都夸奖说,我家行善修德人缘好,要出百岁寿星。
  我的根在故土,无论何时何地离家多远,我始终生活在老娘的怀抱里。我当兵第一年老娘去青岛部队探望时,我已经是一名海军战士了。老娘知道我喜欢看书,给我捎来了字典。她说学好文化才有出息。我遵循老娘教诲,坚持自学,以后考取了军校。
  转眼之间五年过去了,我想家想老娘,便请假探亲。当时正值自然灾害困难时期,商店里根本买不到东西,回家又不能空手。我只好向战友们凑了几张糖票,在军人服务社里买了半斤奶糖,还有过节时分的两个面包我没舍得吃,又买了一件棉坎肩,四双蓝线袜。老娘一见面就喜悦地说,“早上听到喜鹊在外面树上叫,知道一定有喜事,果然是我儿回来了。”我把几样东西拿出来,老娘接过去没有嫌少,只说回家就好。老娘说把棉坎肩送给姥姥,她年老怕冷。一个面包给爷爷,一个面包叫弟弟妹妹尝尝,线袜给父亲穿。都分给了其他人,唯独没有自己的。
  小时候,老娘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先有老后有小”。她常给我讲黄香扇枕温席和王祥卧冰求鱼的故事,说不孝顺伤天害理。吃饭时叫我先给爷爷放好板凳,她把第一碗饭菜先给爷爷。冬天遇到太冷的天气,老娘在炉灶里烧块石头,用布包起来放到奶奶的被窝里。奶奶有哮喘病,总是不住地吐痰,老娘每天早起先给奶奶倒痰盂,然后做饭。晚饭后还要给奶奶捶背,说一会儿话然后才去休息。长年累月从没有一句怨言。老娘以言传身教铸就了一个大写的“孝”字。
  还有两件事让我记忆犹新。我上学时老娘买了一支红蓝铅笔给我,那年头这东西可是稀罕的宝贝,不想铅笔被人偷走了,我要再去偷回来老娘不让,她说偷东西烂手,要学好不学坏,要走正道。还有一次,我在学校捡到一块橡皮,老娘说“好孩子不占小便宜”,就送还了人家。
  老娘有一个盛针线的小木箱,那是出嫁时姥姥家送的陪嫁。始终放在老娘的炕上。针线箱伴着老娘勤俭度日,老娘白天洗衣做饭,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夜晚借着昏暗的小油灯飞针走线,缝补着穷困的生活,把勤俭吃苦的精神传承给我们。穿着老娘做的衣服舒服合体,穿着老娘做的布鞋走完了童年的路,走出了学生时代。
  老娘晚年依然故土情深,始终想着她的土炕老屋和多年的乡里乡亲,不愿到城里生活。活了百岁的老娘一生没有离开土地,离开故乡。今天要告慰老娘的是,我们做儿女的永远想着您,按照您的教诲走好各自的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