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人喜欢的《今日烟台》
2014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读者 周子元

  我每天早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沙发上静心阅读《齐鲁晚报》,这是我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我喜欢这份报纸,它新潮、大气、厚重。《齐鲁晚报》确实不愧为一份在省内外颇有影响的大报。
  为了让烟台市民能够更多地了解一些当地的新闻信息,七年前齐鲁晚报在自己旗下增办了《今日烟台》地方版。多年的相识相交,我已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是一份图文并茂、个性特色十分鲜明的地方版。
  在报道发生于我们身边的事件时,它扬善抑恶,观点鲜明,从不躲躲闪闪含含糊糊,文风也朴实而泼辣,不打官腔,不说空话。我认为这正是它越来越被烟台人所认可喜爱,读者群也越来越壮大的关键所在。有些新闻的标题画龙点睛很有创意,如有篇报道的题目是《这一次就够了,再也不酒驾了》,一语道破主题,下面又配以副题《请假来学习,随时被点名,扣满12分的司机重新学习不好受》,我觉得记者用当事人生动形象的说法作标题,比起在标题里板着面孔说大道理来,其社会警示效果要好得多。这就是《今日烟台》版特有的办报风格。
  我看本地新闻,不仅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更想知道它最后的结果,《今日烟台》在这方面做得也挺到位。像去年烟大学生食堂十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事迹被独家报道之后,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十位保洁员受到了广泛的赞扬和政府的表彰。事隔数月之后,记者又对他们的现状进行了跟踪采访报道,详细地介绍了他们先后离开烟大食堂的缘由,以及在新岗位上的工作、生活状况,从中得知他们仍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
  《今日烟台》之所以惹人喜欢,还在于它作为一份直接服务于市民的报纸,比较注重从人伦的角度反映和解读百姓生活。如她很能引发读者兴趣的“聊天”版,那个“潮童聊天气”本身就很个性化,而读其内文后更觉风趣幽默有味儿。为市民百姓设置的展示风采的“靓相”,特有新意,赏图识文,引人遐思。像日前刊登的新桥小学一年级三班入队仪式后,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留下的合影,我面对着那些可爱的孩子时,一个个“光阴的故事”便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至于每天一味的“招牌菜”对丰富和提高市民们的饮食品味更是很有裨益。这些看似平淡的小幸福,这些亲民爱民的小举措,样样都跟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无形中就把报纸和读者们的距离拉得更近,心也贴得更紧了。
  作为联系编辑与读者、发行员纽带的“读者”版,也是我阅读的重点,“读者故事”、“读者来信”、“我来评报”和“我是发行员”栏目中的文章,我都篇篇细读,一字不落。读者诚心评议献计,编者乐于聆听容纳,这应该是办好报纸的重要保证,不可小觑。我也常常被发行员们热心为读者服务的精神所感动,他们的工作很重要,也很辛苦,理应受到尊重和爱护。
  《今日烟台》已经在烟台这片沃土上深深地扎下了根,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一定会越来越好,为广大市民奉上更好的精神食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