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2014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有话枣说 
  冯波
  在《齐鲁晚报》联合正天影城推出的母亲节免费观影活动报名过程中,不少市民在报名时,当被工作人员问到父母身份证号和生日时却答不出来。而多数市民向记者表示,这个母亲节想好好陪母亲,认为往年送鲜花、送礼品不务实。(《齐鲁晚报》5月9日报道)
  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儿女们会在这个节日里,向母亲表达自己的爱意和感恩之情。记得上学的时候看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在陈家洛老家的后花园里有一亭名曰“爱日亭”,当时读到此处一片茫然,不知何意?然而再继续往下读,却让我读出了值得一生谨记的箴言。书中解释此亭为何叫“爱日亭”,乃警诫后人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所谓“孝子爱日”就是这个道理。从那以后,我开始明白:孝顺父母就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无论是母亲节还是父亲节,父母需要的不是奢华的“礼物”,有孩子在身边陪伴就是最好的礼物。父母真正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儿女绕膝的精神慰藉。
  如今的年轻人生活工作的压力巨大,时有分身乏术的无奈与慨叹。节假日,是加班还是回家看望父母?“百善孝为先”,咱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将孝顺长辈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孝道”的内涵是不会改变的。
  咱们中国还有一句古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历经岁月的沧桑逐渐由懵懂无知青春年少向成熟辗转流移,但人生的最大悲痛也许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当我们觉得有能力有时间来反哺父母的养育之恩时,而亲人却与我们阴阳相隔。这种悲痛只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才会深切地体会到,正如余光中先生《乡愁》中的一节“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捧读《论语》时,孔子曾谆谆告诫后人:“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年我面对白发苍苍的父母,体会得更加真切:父母的年龄,作为儿女,不能不知。看到父母年龄越来越大,仍健康快乐,我们哪有不欣喜的道理;但另一方面,父母越来越老,年力渐衰,与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作为儿女岂能不感到惊惧!
  在外漂泊的游子,无论你是春风得意日进斗金,还是业绩平平捉襟见肘,请暂时放下生活的琐碎与烦恼,回家看看吧,看看一直疼我们、爱我们、养育了我们的父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