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要有精神寄托
2014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戴忠群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了满足滕州市中老年市民不同爱好和不同层次的学习兴趣需求,滕州市老年大学计划新开设5门短期兴趣班,包括中医推拿、传统纸艺、乐器、健身舞及中老年模特。(《齐鲁晚报》5月6日报道)
  滕州市老年大学在已开设的书法、摄影、文学、绘画等多门专业的基础上又开设多门兴趣班,这种做法很好,很时尚,倍受老年人欢迎,笔者也为之点赞。老年人要想去乐享晚年,要想去度过那精彩和令人难忘的“夕阳红”,这就需要有精神寄托,需要有新的追求,那么,到老年大学去参加各项自己喜欢的活动,是不错的选择。
  然而有些老年人,精神寄托淡薄,自叹老矣,对生活失去兴趣和追求,用无可奈何的心情去等待“夕阳”下山,那是百害无一利的。
  这种精神寄托淡薄的老年人在当今社会不在少数,特别是刚退休的老同志更有此种情况。听朋友讲,有一位刚退休的老同志,在职时曾是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上班时,前呼后拥习惯了,退休回到家,门可罗雀,心理上特别不适应,情绪消沉,有朋友劝他到老年大学去换换“空气”,寻找新的追求,他不去,在家只等“夕阳”下山,结果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还有一位在上班期间是一个有说有笑,能写会画,非常乐观的人,退休后在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什么事也不想干了,家里的、邻里的烦心事都往心里拾掇,还闷在心里不说,没有什么精神寄托,久而久之,性格也变得孤僻,后来在查体中查出较重的病来,他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
  看起来,退休的老年人,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安享晚年,吃好穿好不算好,还要有豁达从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知足常乐就能活得舒心,这才是家人最大的期盼和幸福。笔者身为老年群体的一分子,在此也想对老年朋友们说几句心里话:老年人要有精神寄托,多一些笑声,少一些忧愁,多一些童心,少一些暮气,乐观处世,乐享晚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