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大运河由河北进入山东,八旬纤夫回忆当年繁华景象
哎嘿喊起号,山东就到了
2014年05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86岁的赵金岭说起当年逆风拉纤的艰辛,不时比划着手势。 本报记者 张中 摄
     17岁开始拉纤,86岁的老船工赵金岭在大运河沿线不知走了多少回。如今时过境迁,运河逐渐落寞,赵金岭也已老去。但那段陪伴运河的岁月,依然刻在他的心头,有关山东部分码头的繁荣景象,更像照片一样,历历在目。

本报特派记者 马云云 乔显佳 发自沧州          
  村里老船工就剩他一个
  18日,徒步大运河活动由河北进入山东,这条承载当年无限繁华的路,赵金岭曾走过无数遍。
  “17岁时上的大船”。赵金岭的家位于沧州沧县捷地村,大运河从这里流过,当年因为家里穷,他干起了拉纤这份卖力气的活。
  “吃的用的,啥货都拉。”从天津拉上货,走杨柳青、青县、沧县,再到德州、临清,最远还到过河南新乡。当年走过的码头,赵金岭记得清清楚楚。最多时,他和其他17个人一起拉过一艘船。
  拉纤很辛苦,“弯腰低头往前走,不然使不上劲。”穿的衣服被汗浸得透透的,但也得穿,“太晒了!”他们吃的也很一般,面食就是大餐。“平时吃棒子面、咸菜条”,只有到了沧州、德州、临清这样的大码头时才能喝上半斤面汤。
  拉纤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上世纪60年代,“船已经由火轮带动”,航运再也不需要他们。也就在这之后的十余年,黄河以北的运河逐渐断航,河上见不到货船往来。
  由于长年拉纤,赵金岭的手指有些变形。当年村里还有许多跟他一样拉纤的年轻小伙子,如今“就剩我自己了”。
“三分打号,七分接号”
  尽管已是86岁高龄,赵金岭依然唱得出运河号子。但想让他开口,并不容易。
  老人说,三分打号,七分接号,打号得有人接才行,“从天津到河南,这30来个码头,净是吃这碗饭的,打得不好,咱叫人笑话。”
  几经劝说,老人终于同意来了几句:“喂,拉住了吗?喂,走,往前走,嘿嘿,哎嘿嘿,嘿呦来个嘿,嘿呦啦啦嘿,嘿呦啦嘿……”
  这样的号子一般在逆风或者拐弯需要多使劲的时候打,每次要打十来分钟。打号内容可视情况随意变化,“见啥地方打啥号”,当年,就是打起这一曲曲号子,赵金岭从河北走到山东,甚至走到河南。
  当年70里地设一站,拉一站领一站钱,有时候也给粮食,“18斤小米”。顺风的时候,打起帆来,一天能走七八十里路,要是刮起了西南风,一天只能走一二十里。
总把德州临清挂在嘴边
  这段经历让赵金岭对运河的感情十分深厚,他曾和村民们一起保护运河沿岸古迹免遭破坏。
  如今,大运河的繁忙景象已然不再,这让他感到十分惋惜:“这边有火车,那边有水,人多,那会儿多繁荣。”
  他不停地跟孩子们讲拉纤的日子,听得多了,孩子们也会有点不耐烦:“老念叨这些干吗?”但他还是禁不住会想,像过电影一样回忆过去的种种场景,尽管是段十分辛苦的时光,但“沿途的每个码头都在我心里琢磨着”。
  运河停航以后,赵金岭就再也没有去过山东,但临清、德州总是挂在他的嘴边,“临清是个大码头,热闹,在德州走煤的时候,我经常在那儿,还在德州住过一段时间。”他不停念叨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