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蝎子
2014年05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盟

  蝎子对于我们胶东半岛长大的我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一种稀缺动物,每年五六月份下过雨过后,万物复苏、植物生长,这时蝎子也会悄悄从土层里出来。蝎子怕冷,一般会在向阳的山坡躲在石头底下,白天一般不活动,到了晚上就会三三两两出来觅食、繁殖下一代。
  这时我和村里的小伙伴就会结伙到村里的上山去抓蝎子,吃过晚饭后,我们大家会穿上防毒蛇的水鞋,拿着不是很光明的手电,当然还有装蝎子的“小宝罐”向山中出发。爬过几座小山来到我们村的最高峰“麦顶”,就开始了我们的抓蝎行动,当然抓蝎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看到毒蛇,我们几个小伙伴会联手把它“治服”,有时在用手抓蝎子一不小心会被它的毒刺刺到。记得小时候手被刺过一次痛得哇就哭出来了,又痛又肿,好几天才会好。最后发现它怕冷,抓它的时候用嘴向它吹气,它就乖乖缩在那里一动不动,乖乖将它治服。我们把个头最大蝎子叫它“大牡丹”,有时晚上收入好了会抓十几个,一连抓好几天,蝎子的数目就多了。
  回到家里将这几天的收获,一部分将它拿来泡酒,将它做成药酒,据说蝎子对治疗“风湿病”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另一部分就是把它做成美味将它吃掉,把它放在盐水里洗洗,倒点猪油,等锅里的香味出来时将蝎子倒入,有时再放进鸡蛋炒炒,炒成金黄色就可以吃了。一口吃下去又香又酥,香味在嘴里滞留很久很久,简直好吃极了,绝对称得上是“山珍”。现在回头想想,那种回忆真的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对于那个年代的我们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