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麦穗挣工分
2014年06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余爽音

  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拾麦穗的,不知道史籍中是否能有记载。白居易当年可是看到了拾麦穗的场面,并在诗歌《观刈麦》中予以记载。即便从那时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多年了。千百年来,老百姓种了收,收了种,年复一年,默默无闻地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从农业合作化时期开始,这拾麦穗就成了小学生的职责。那时农村小学没有暑假,却在三夏、三秋大忙季节放农忙假。老百姓把麦收时节放的农忙假,叫“麦假”。一放麦假,小学生们就会在家长的督促下,到农业社劳动、挣工分。高年级的小学生和家里缺少劳动力的孩子,为了能多挣些工分,会跟着大人拔麦子。低年级的小学生,便会在收过麦子的地上拾遗留的麦穗。低着头寻找掉在地上的麦穗,见到后弯腰拾起来,对于身材不高又很灵便的小学生来讲,是很适合的。特别是在早晨,天还不很热,一边拾着麦穗,一边还可以观赏美丽的田园风光。蓝天白云下面,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风过处,麦浪滚滚,闪着金光。拔麦子的人们,酷似弄潮儿,在麦浪中龙腾虎跃,颇为壮观。可是,过了上午10点钟后,情况就不同了。火辣辣的太阳,把小学生一个个烤得蔫头耷脑,没了精神,眼中再也没了滚滚的麦浪,只剩下对地头边、坟堆旁树下荫凉的企盼。为了鼓励孩子们多拾些麦穗,这时候,社里的保管员就会拿着一杆秤来到地里,为每个孩子称一称拾的麦穗有多重,并根据所拾麦穗的多少,现场发给孩子们工分,让他们体验一下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拿到工分的兴奋,驱走了孩子们的疲倦。在那些老实听话的女孩子的带动下,大家坚持着等到和拔麦子的大人一同收工。
  公社化改变了家乡拔麦子的习俗。已习惯于拔麦子的乡亲,刚拿起镰刀割麦子,还显得有些笨手笨脚,散落在地上的麦穗,比拔麦子时多了好多。经过大跃进后,生产队办起了集体食堂,社员吃饭不要钱,干活也不记工分。麦假里拾麦穗的小学生,凭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他们热情虽然很高,可是地下丢掉的麦穗太多,拾不完,下过雨后都在地里生了芽。
  转眼间,进入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没有粮食,生产队里的大食堂也办不下去了,只好散伙。社员们只得回自己家煮野菜、树叶吃。大家望眼欲穿地盼麦子成熟,盼着麦收。可是麦地里长的麦子稀稀拉拉,用社员们的话说,像插香儿一样。收割麦子倒是容易了,一片麦地很快就收割完了。生产队长怕糟蹋了粮食,马上又让大家复收。原本是小学生干的拾麦穗,大人们也干了起来。
  听说现在麦收,农民只要拿着口袋在地头上等着,收割机过来后,撑开口袋接麦粒就行了。拾麦穗也成了人们头脑里的一种记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