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脐带
——王统照与相州王氏私立小学
2014年07月02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王统照
□刘增人
这里既有作为文化人固有的情怀与基因,更有对故乡与母校的感恩、报效的自觉——把这位新文学家与故乡、母校紧密联接、维系在一起的,显然是文化的脐带。
1935年,王统照横海欧游、纵览八国之后,经上海、潍坊返回故乡诸城相州。对于相州王氏私立小学这所他童年时代的母校,开始了新一度的热心关注。
1914年春,他因病回家休养,恰值小学的校长、王统照的族兄王统熙因事离职,王统照便自告奋勇,代理该校校长半年,那时他才17岁。他到职仅仅两天,就为全校学生设计、制作了60套灰色的制服和大盖帽,由学校经费支付一半费用,另一半由王统照自己无偿捐赠。15天后,学生们穿上了整齐的服装,精神振奋,朝气蓬勃,使学校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学校西大门外偏西处,原有一片荒草洼地、一个死水发酵的水塘。王统照带领师生们利用“劳作课”铲掉荒草,平整洼地,开挖水塘,移植荷花,成为相州的一景。他还自筹资金,雇佣工匠,在荷花池西的高阜上,建造了一座八角凉亭。亭内有圆形石桌,周围安设石凳,草地插上篱笆,建起山门。于是一块满是垃圾、臭水,野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学生、村民的公园。此后,他又主持修缮了学校大门,门内左侧新盖了两间门卫室,增建了教室两排,每排15间,盖起了办公室、庶务室,修整了师生宿舍,砌起了操场的界墙,栽植了花草树木,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校的面貌。
这次回家,王统照第二天便兴致勃勃来到学校。校长王石佛向师生热情介绍了这位“校友”、从本校走出去的著名新文学家,师生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王统照身穿长袍,金丝眼镜在文静地闪着光芒,先向大家问好,然后有声有色地讲述他游历西欧诸国的见闻,他用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鼓励学生们发奋读书。讲话之后,他问学校有什么困难,王校长说学校想建立图书馆,师生也急需图书馆,但苦于无书无钱,非常希望有人支持。王统照爽快地一笑,满口答应帮助解决。回青岛后,他自费购买了《水浒》、《西游记》等古典小说及小学生《万有文库》等共约五千多册,用木箱寄来。这就是相州王氏私立小学图书馆的第一批藏书(上世纪50年代,王统照在济南任职时,还曾用自己的工资为相州小学买过一套铜鼓乐器,可见对母校关切之情)。王校长说,你是诗人,该给学校编写一首校歌。王统照高兴地答应下来,很快写成了歌词,请老师们提出意见后,又做了修改,便请学校的音乐教师石友琪谱曲,定名为“相州王氏私立小学校歌”:
明白事理,学习技能,中华疾病弱与穷。身体劳动,精神朴诚,做人救国在于功。大家力合心同,做衔土的蚁,酿蜜的蜂。你我他,做一个新儿童,做一个新儿童,快乐融融,春日的风筝,春日的风筝。
一天清晨,他在校长王石佛的办公室里看到一摞小学生的作文,信手翻开之后,发现竟然全是自己童年时代就十分熟悉的流传于胶东、鲁中一带的民间传说故事,什么“长虫叠鳖”,什么“铜锣镗镗”,一下子勾起了他深情的记忆。他翻阅后,觉得学生们搜罗比较广泛,文笔也还活泼,既保留了民间传说故事的原有风貌,又带上孩子们自己的想象和趣味,很有出版、传播的价值,于是请校长组织各位老师,指导学生们扩大收集的范围。最后他选出28篇带回上海,交给正在儿童书局工作的陈伯吹先生。在儿童文学专家陈伯吹的支持下,1937年3月《山东民间故事》一书由儿童书局正式出版。王统照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称:“这些故事在三十年前我就听过不少,家里的老仆妇,常到我家说书的盲老人,为了哄孩子不闹,他们讲述给我听。但谁的年光能够倒流回去!年龄稍大,得用心的事多,又离开故乡那样久了,这些故事的影子在我的记忆里愈来愈淡,渐至于消失得无从记起。那天仿佛把我又牵回童年!繁星闪光的夏夜,凄风冷雨的秋夕,在母亲的大屋里,在姆妈的身旁,听说那些能言能动的怪物,听说那些简单有味的人情,当时何曾有什么教训与警戒的观念,与什么什么的批评,只是一团纯真的喜悦与忧念关心于故事中的人与物而已。现在三十几个年头过去了,想不到把忘尽的故事在他们的笔下温回了旧梦……我那时把难以言说的心情沉落在啼鸟与飞絮的庭院里,直待有人喊我吃饭,才将故事的记本放下。后来我劝志坚(即王石佛)把这些故事集印起来,不只是可做乡土的教材,也可做民间文艺的探讨。虽然不过在几个县份中流行着,但如果每一个地方都有一样的搜集,我想对于好研究中国民俗学、民间文艺与童话的都大有帮助。”他认为,“集合起一些同地带的民间故事,能够显示出这一带地方的社会状况、地理的环境、民间的理想与艺术——爱慕与憎恶、赞美与怨恨等都很清楚地表现于故事中间。”可惜这建议至今应和者仍然寥寥。
王统照成年以后,大部分时间在北京、青岛、上海等地工作与生活,极少回到相州。但每次返乡,总是尽其所能,为故乡的教育、文化出资尽力。这里既有作为文化人固有的情怀与基因,更有对故乡与母校的感恩、报效的自觉——把这位新文学家与故乡、母校紧密联接、维系在一起的,显然是文化的脐带。
(本文作者为著名学者、青岛大学教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