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故事 
2014年07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我人生路上
保险的不同意义

  2004年,如果有人问我,保险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不清楚,反正买了就买了吧。”那一年,我是一名在校学生,从未接触过保险,身边的亲人同学也没有保险经历,甚至对学校每年给学生投保的学平险都一无所知。
  那一年,一位保险公司的客户经理在邻居阿姨的介绍下敲开我家大门。邻居阿姨是位医生,对保险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买了七八份保险……经过客户经理的详细阐述以及邻居阿姨的现身说法,母亲犹豫了好几天,终于为自己投保了一份寿险。
  2007年,如果问我,保险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保险,能带给你保障!”那一年,机缘巧合之下,我成为一名保险公司员工,那一年,我开始接触保险,从了解公司各类保险产品到熟知一份保险在售前/售中/售后的每一个环节,我和“保险”并肩前行。
  2012年、2013年,如果问我,保险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保险,人生标配。必须的!”因为,母亲的两次住院,让我切身体会到了保险的功用。保险,对我来说,不再只是一纸合同,不再只是一份工作,不再只是茶余饭后的话题,而是实实在在的保障。
  2012年夏天,母亲因甲状腺囊肿手术而住院,两个多星期花费2万块钱。燥热的天气、漫长的手术过程、昂贵的住院费和医药费……让一家人忙得一团乱。幸亏,母亲还有一份住院费用补偿医疗保险。出院后不久,我作为投保人的家属向公司提出理赔申请,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仅仅两天就完成了赔付。拿着七千多块钱赔款(因母亲的病情等客观原因,医院使用了很多自费药),母亲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连日来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逢人就说:“这次住院,保险公司真不孬,赔了不少钱!”
  2013年冬天,母亲在横穿马路的时候,一不留神摔倒了,造成右膝软骨撕裂,还伴有严重积水。起初,腿又肿又疼,母亲坚持不去医院,我给母亲吃了一颗定心丸:“放心,你有保险!”其实,随着父母年龄增长,这几年,我每年都给他们投保意外伤害保险。这回,派上用场了。最终,母亲的腿伤两个星期花了3000多块钱。当我把公司赔付的2000多块钱放到母亲手中的时候,母亲诧异的眼神,让我久久难忘。
  从2004年到2013年,我和我的家人在与“保险”打交道的过程中,从陌生到勉强接受,到理解认可,再到“必须买”,我们是保险的受益者,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苏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