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的吉他声
2014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浙江大学大三学生 王世琪  
  2011年6月,我的高中生活画上了句号,同时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最重要的一次选择——报考大学。事后,爸妈都说,做这个决定,不比高考简单,因为北京、上海和杭州三座城市实在难分伯仲。最后,我选择了浙江大学,来到了离家最远的杭州。转眼间,三年过去了,我庆幸自己当初做出这个选择,在杭州度过的每一天我都很开心,这里舒适的生活环境让我能够安静的学习生活。
  高中时,我对距离没有深层次的感受,只知道济南到杭州隔着将近1000公里,而这个距离对于一个没有出过远门的学生来说是足够夸张的,杭州也成了一座可望而不可及的城市。但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的通车,让四个半小时的轻松旅程代替了原本济南到杭州一天的颠簸,遥远的杭州也变得“触手可及”。高铁带来的便利使得我对高铁有着更加深厚的情感。
  一年四次的乘坐经历让我见证了三年间京沪高铁的飞速发展,京沪杭单线到多线,济南杭州之间四个半小时到三个半小时。技术的不断革新让距离不再是问题,而车厢内的气氛也总是轻松愉悦,而这种气氛是我心目中高铁与普通列车最大的不同。
  我喜欢这种气氛。一来一回之间,我能在这种气氛中获得奔向新生活的激情与即将回到故乡的热情。舒适的座椅让沟通与聊天变得更加顺其自然,而足够的空间则让我有机会在乘车过程中用吉他为周围的朋友轻轻弹奏。这似乎成了我的习惯,每次乘坐都是一次美好的经历,周围的朋友都会用心聆听我的弹唱,有时乘务员也会在边上驻足。这也成了我向高铁倾诉情感的特殊方式。
  “自由的生命仍在歌唱,歌唱着美好而美丽的一切,京沪高铁的窗台,等待着鲜花的盛开”这是我为高铁改编的歌曲,我称它是《青年之歌》,我可能不会在路途中唱出,但这句歌词永远记在我心中。这里面不仅有我对青春的纪念,更是对高铁发展给生活带来变化的欣喜,这种变化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种美好的感觉将会一直陪伴着我。
  大学生活马上要结束了,但我与高铁的故事还将继续,或许以后高铁上会少一个抱着吉他低声吟唱的青年,多出一个提着公文包神色匆匆的成熟男人,但对高铁的感激与热爱始终会沉淀在这个男人的心中,而那首唱出他心声的《青年之歌》也将永远萦绕在那节他乘坐的车厢中,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车轮声沿着轨道驶向远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