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不只需要父母关爱
2014年07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同样都是孩子,为什么“留守”的生活会让他们变成“问题少年”?对于学校、家长以及公安等执法部门而言,如何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避免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显然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报评论员 娄士强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时常见诸报端。当人们的目光集中于案情本身时,这些孩子的一个特征却被忽略,那就是“留守”。冷漠、叛逆、拜“大哥”、混江湖、抢劫、乱交朋友,似乎已经成了贴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标签。(本报今日A05、A06版)
  同样都是孩子,为什么“留守”的生活会让他们变成“问题少年”,或许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对于学校、家长以及公安等执法部门而言,如何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加强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显然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中,最缺乏的就是父母的关爱。无人引导的青春期,以及因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安全感缺乏,让这些孩子很容易迷失自己。而这种苗头如果无法得到来自父母的纠正,学校教育又难以提供家庭那样的细微关爱,仅靠自我矫正的留守儿童,难免在歧途中越陷越深。在这些留守儿童身上,很容易发现所谓的江湖气,与人交往中也过多地融入了靠拳头说话的暴力因素,他们对社会恶习也缺乏基本的辨识能力,甚至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角。
  或许是由于他们身处乡镇,社会治理力量的相对薄弱放大了周边的危险因素,而现实中对未成年人保护难度的增加,则是更为常见的现象。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以及新的信息传播手段的应用,未成年人更容易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并受其影响。尤其在劳动力大量外流的农村地区或是人员成分相对复杂的城乡接合部,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包括去年被曝光的海南万宁小学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以及前不久发生在河北蔚县的11个孩子打死8岁男孩的事,都给留守儿童的保护敲响了警钟。
  对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依法惩处,更多地来自事后;而要想通过“召回”父母的方式消除“留守”,显然也不现实。因此,通过综合性的社会治理,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氛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教育、家长的监护,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对社会治安环境的治理,都是不可或缺的,既要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应下大力气整治社会上污染未成年人的不良风气。尤其对那些早已成为社会公害的问题,相关执法部门更应加大查处力度,决不能熟视无睹;与留守儿童距离上更为接近的学校和老师,也应更多地承担起关爱孩子的社会责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