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屌丝”和“鸡不可失”
2014年07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曹务堂
  时代在变迁,语言也在“日新月异”中变化着,君不见,几乎每天都有新词出现。特别是在网络异常发达的今天,新词正以各种面目“粉墨登场”,怪异的表达方式也应运而生。然而,笔者注意到,有些新词并不那么令人乐于接受,有些表达方式也并不那么规范。
  据笔者记忆,在语言的接触中,最让我惊愕的莫过于第一次听到“屌丝”这个词。当时笔者竟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不解其意。遂上百度查询,方知是“苦B青年的自称”,用于“自嘲”。说老实话,笔者才疏学浅、孤陋寡闻,至今也没弄明白“苦B”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什么样的人算是“苦B青年”之辈,只知道这个词是用来表示“自嘲”的。
  笔者曾读过一篇论及语言规范应用的文章,作者对当前一些不规范的语用现象和流行的不雅用词甚为不解。他在行文中提到“屌丝”这个词时,竟羞于直白地写出“屌”这个词,只好用拼音“diao”代之。对此,作者十分不解并非常无奈地反问;“怎么能用生殖器自嘲呢?”
  另外,笔者还从阅读中得知,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先生对该词讳莫如深,“诺奖”得主莫言先生遇到这个词时更是“躲着走”。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该词却被运用得“风生水起”,还拍成了电视剧《屌丝男士》。笔者注意到,一些电视剧中的女演员说到这个词时轻松自如,毫无羞于启齿之感,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现在,“给力”这个词被作为褒义词而广泛应用于写作和口语中。然而,令笔者“耳目一新”的是,最近听一位学界青年才俊说,当初这个词开始出现时却是一个与“性功能”有关的贬义词,后来不知何故,慢慢“改邪归正”,由一个贬义词华丽转身成了褒义词并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这不禁让笔者产生了如下的联想:“屌丝”这个词能否也像“给力”那样“弃娼从良”,说不定哪一天也变成一个“褒义词”并被广泛应用于写作和口语中并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呢。我看玄乎,它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原因是这个词不雅,比较俗”(注:《咬文嚼字》副主编黄安靖先生语)。
  另外,不知从何时开始,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商家在广告词上绞尽脑汁,大做文章,而利用“同音异义词”则是其中最为盛行的手段。然而,让人遗憾的是,目前这种现象颇有泛滥成灾之势,严重地污染了国语。如:卖鸡的写“鸡不可失”,卖衣服的写“一件钟情”,卖减肥药的写“瘦比南山”。商铺为了图个吉利也总是写“金日开业”。更让笔者惊愕的是,此风竟然刮进了电视台。一家省级电视台“每日新闻”中的开篇栏目是“一言九顶”,还有一个栏目叫“语众不同”。
  其实,这种乱用“同音异义词”的现象早在上世纪就已经引起了关心国语纯正人士的极大关注和不满,他们纷纷撰文严厉批评这种肆意糟蹋国语的不良现象,郑重指出此风断然不可助长,并呼吁有关部门出来管管这件事。其中最为犀利的当推作家沙叶新的那篇字挟风霜的讽刺杂文。现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壮“痔”凌云
  梦中,我去这家“痔者必得”的痔药厂购买新药。只见场内黑压压一片,全是痔同道合、踌躇满痔者,煞是壮观。厂长出来接待,并痔辞:“同痔们,你们好!我代表‘痔者必得’全体痔工欢迎大家。痔疮是常见病、多发病。不但老年人老骥伏枥,痔在千里;青壮年也壮痔凌云;就连小孩子也有痔疮,有痔不在年高嘛!如今是十男九痔,十女十痔,无所不痔,无微不痔,不久就要全民所有痔!所以我厂全体同痔,斗痔昂扬,专心致痔,终于有痔者事竟成,研痔成功了‘痔者必得’特效药,欢迎各位试用!”
  我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祖先为我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就包括优美的国语和汉字。我等后辈应珍惜祖先用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的文化,不论在说话或写作中,都应尽力规范我们的语言,以不愧对先祖,这便是笔者撰此小文之本意。    
  (本文作者为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