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洪生平生最爱读报和骑行
读报就是一次新的旅行
2014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郜洪生将亲手制作、记录晚报成长的30多本剪报带到了本报编辑部。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本报7月28日讯(记者 李榕) “我相信我们能读懂这份作品。”7月20日下午,齐鲁晚报·今日德州创刊四周年“铁杆儿读者”座谈会上,郜洪生老人将一份特殊的礼物带到了本报编辑部。它是老人亲手制作、记录晚报成长的30多本大大小小的剪报,从2001年一直持续到现在。
  “退休后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就开始长期订报,这一看就是14年。”郜洪生读齐鲁晚报已经14个年头,座谈会当天,60多岁的他硬是提着两个大皮箱来到现场,里面整齐地摆放着自己亲手制作、记录晚报成长的30多本大大小小的剪报。
  郜洪生说,他平生有两大爱好,读报和骑行。退休后,他每天骑自行车去高铁东站一个来回,老伴则每天去公园遛弯。但每天回到家后,两个人做的第一件事都是开报箱读齐鲁晚报。他最喜欢看的是评论和体育两个版,老伴最喜欢读青未了版块。此外,自从齐鲁晚报·今日德州创刊后,他们又多了一个了解德州本地新闻的渠道,例如,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大运河申遗成功等一些有关德州城市建设的大事,他更是关心。“获取这样的信息后,既能了解到城市建设的最新动态,还获得了一个谈资,与老朋友、亲戚聊天时,我就可以给他们讲上一段。”
  “读报就是一次新的旅行。”让老人最引以为豪的是,他迄今已经整理了五本骑行影像记录,里面大大小小拍摄了几百张照片,记载着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而他巧妙地将读报和旅行联系起来。在郜洪生带来的影像记录本里,2014年3月22日他在陵县驻地的留影,旁边配发的是他亲手制作的标题“‘孤雁单飞’陵县第15次”;在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留影的标题是“时间都去哪儿了?去了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这些‘骑行影像记录’记载着我骑行走过的每一个地方,上面每一张照片的标题都是我从晚报上一个字一个字剪下来,拼接组合而成。”郜老一脸兴奋地向在座的老伙伴们介绍。
  对于今日德州周阅读版面,老人这样评价,“内容更丰富了,视角更独特了,版面更时尚了,报道更贴近了”。郜老先生说:“希望德州本地的新闻再增加,这样咱老百姓掌握的信息就更多了,我也有更多的谈资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