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茹:舞蹈——大美有形
2014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众文艺讲堂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作协主办的大型系列公益讲座,每周邀请一位省内文艺界专家举办讲座。7月19日,国家一级演员、山东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孙晓茹做客大众文艺讲堂,与大家一起分享“舞蹈——大美有形”。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手段的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动作性、节奏性和抒情性,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艺术特征。
  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蹈所表现的内容都是通过人体动作、造型和表情的综合舞蹈语言进行表达和描绘的,舞蹈意境的展现,始终贯穿在舞蹈动态当中。所以人们说起舞蹈,首先想到的是形象生动变幻无穷的人体动作,而舞蹈演员的身体,恰如一支巧夺天工的画笔,在舞动中描绘出多姿多彩生动鲜活的画面。或长袖婀娜柔折腰,或体如轻风动流波,或闪展腾挪凌空跃,或回旋飞转醉心窝。认识舞蹈的动作性,有利于舞蹈在表现领域里,运用人体形态的流动过程来最大限度地开拓动作的艺术美,用有限的动作表现无比丰富的生活和深邃的情思。
  节奏性在舞蹈艺术中的运用,一般表现为速度的快慢分布、力度的强弱大小、能量的增减消长等。我们常说的舞蹈动律,是指舞蹈的动作规律,而通过这些规律体现出来的组织属性,就是舞蹈节奏。如果把每一个舞姿动作比做一颗闪亮的珍珠,节奏便是规律有序地串联起这些珍珠的美丽彩带。有了节奏的组织连接,才能运用丰富多彩的变化,使动作错落有致地排列与组合在一起,充分表达出情感和情绪的变化。
  动作节奏是舞蹈表现的温度计,节奏的不同,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其变化不同。无论是舞蹈结构的两段体、三段体、多段体,或现代舞蹈运用的无伴奏形式,其内在外在节奏、律动和段落,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丰富多样的动态变化,都如“筋”似“骨”一般支撑着舞蹈的构架形成。正确认识舞蹈的节奏性,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才能加强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增强其艺术的魅力。所以说,节奏性,也是舞蹈的一个重要特征。
  舞蹈的美还体现在其抒情性上。舞蹈是抒情性的艺术,舞蹈长于抒情。东汉《舞赋》曾这样记载“歌以咏言,舞尽其意。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由此可见,舞蹈动作的抒情性,最能充分和生动地将内心丰富、细腻、复杂的情感,浓墨重彩地传递、传达出去,达到渲染情绪、宣泄情感的最佳效果。在舞蹈艺术中,训练有素的舞蹈演员,凭借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爆发力、控制力,用或刚硬或柔软,或跳跃或旋转,或聚拢或延展,或爆发或收敛的,按情绪所需而组织编排的舞蹈动作,将其塑造形象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直抒胸臆、畅快淋漓地表现出来,以强烈的感染力使人从中感受舞蹈抒情性所带来的独特优势。 
  “气”“意”“形”,是舞蹈形象思维创造表现的特征,也是舞蹈表演生理与心理规律的融汇关系之所在,舞蹈创作、表演与欣赏,都离不开这三个赋予舞蹈生命力与活力的根本点。因此“气”“意”“形”是舞蹈表演的三个重要因素,必须掌握“气”“意”通达的自然奥妙,最终通过“形”的完美诠释,才能使舞蹈作品得以理想呈现。三个元素不可能在舞蹈中独立成立,但各自又显示着其闪光的艺术效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挥着特定的艺术作用。
  舞蹈发展到今天,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迅猛扩大着受众群和辐射面。从少儿舞蹈教育的飞速发展,到街头随处可见的广场舞;从外来文化影响下迅速崛起的国标舞、街舞,到新科技、新媒体对舞蹈艺术的影响与渗透,舞蹈呈现出多形式、多视角、多层面的发展态势。舞蹈生产业、传播业、经营业,形成了舞蹈文化产业经济大循环,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扩大了专业舞蹈表演的影响和覆盖面。
  舞蹈之美,美在“舞外之情,情外之意”,只有用心去舞蹈,用心描绘其动态美、神韵美和意蕴美,才能在灵与肉的结合、情与思的契合、技与心的配合、形与意的融合中,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升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