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面鱼
2014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余爽音

  七夕节,莱州过节的习俗跟周边区县有所不同。烟台周边,包括威海的一些区县,过这个节都要烙巧果,而莱州却是炸面鱼。而且炸出的面鱼和超市所卖的还不同。它是由在雕刻着鱼形的模子里磕出来的面鱼炸成的。有的面鱼还是五色的,但不是用化学染料染成的,是用菜叶、鲜花的汁,跟不长穗的高粱所长的乌墨等合面做成的。
  据传,这炸面鱼的习俗,是由民间油炸南宋权奸秦桧及其妻王氏的食面相演变来的。秦桧害死了民族英雄岳飞,激起了民众对他的切齿痛恨,大家诅咒他,并用面做成他和王氏两人的形象,下油锅炸了吃掉,以解心头之恨。本人以为,这下油锅的刑罚,古来有之;民众痛恨秦桧,恨不得扒他的皮,吃他的肉,也是事实。抓不到秦桧本人,用面人来代替也是可能的。可是,这一做法是怎样演变成七月七炸面鱼这一习俗的,还是令人费解。
  《掖县志》有关七夕节俗的记载,仅寥寥数语:“七夕,女子设乞巧筵。姻亲馈瓜果、五色饼。”并没有讲这些节俗是怎样形成的,并且对节俗的介绍也极其简略。
  过去掖县乡间过七夕,炸出的五色面鱼除了亲友间相互赠送外,还要供奉“姐姐儿”。黄昏时分,家家在庭院里摆一几案,供上刚炸好的面鱼、时新果品,还有用甜瓜或西瓜雕刻的瓜山,供桌上方悬挂牛郎织女的画相。供桌前面地上,摆放着从田间刚采回来的一把黍子,一把芝麻,一把麻杆。供桌旁边地上,放着一盆“巧芽子”(即绿豆芽),一盆清水,这是为牛郎的老黄牛准备的饲料。黍子芝麻等据说是准备让“姐姐儿”做的营生。据说“姐姐儿”一年回婆家只住七天,却要在这七天里把一年的活都干完。有一首歌谣唱出了她的繁忙,说她“脚盘黍子手扒麻,头顶笸箩晒芝麻,眼看二亩大西瓜”。显然,这是农民心目中想象出的织女。这些把织女塑造成农妇形象的村民们,在乞巧节还供奉孔子,把孔子的画相和牛郎织女的画相并列一同供奉。这让今天的我们在感到滑稽可笑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操办者的良苦用心,他们不仅期盼女孩儿的手巧,还希望请圣人为她们开启心智。
  莱州过七月七要提前一天。有句俗语说“响亮姐姐儿性急,拿着初六当初七”,说的就是这一风俗。既然是因为“姐姐儿”性急,要提前一天过七夕,那就应是从来如此的。实则不然,这一风俗是从明崇祯五年后开始的,风俗改变的原因,也并非因为“姐姐儿”性急,而是为了避开当时莱州府知府朱万年,为保卫莱州府城壮烈殉难的忌日,因此把七夕节提前到七月六日,沿袭成俗。后人有不清楚这一历史者,杜撰出“姐姐儿”着急回婆家,拿着初六当初七的俗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