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归苏村投资近200万元,道路硬化顺利完工
路修好了,庙会人气又回来了
2014年08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8月3日讯(记者 王璐琪 通讯员 李皓阳 王佳佳 宋伟) 一条泥泞的土路,路旁杂草丛生,路面高洼不平,这是邹平县几个乡镇农村道路的原貌。现在,道路平坦,路面硬化,路旁绿化整齐,村村都衬出百强县的“气质”。
  邹平县码头镇归苏村是全镇面积最大的村庄,之前的两委班子混乱,破旧多年的道路也迟迟得不到修整,尽管雨雪天气一到,村内出入十分困难,但在村民眼中修路就是一座遥不可攀的高山。现在,归苏村投资近200万元,道路硬化工作已经顺利完工了。道路修好后,归苏村恢复了庙会,每月十五,都有外地人来村里烧香祈福,归苏村的旅游业正在伴随道路的硬化而繁荣。
  说起村里的大变化,村民嘴里总会提到一个人——刘昌禄,他是码头镇副镇长,被村民称为“老公路”,因为他为了码头镇农村道路建设,他到各个村做工作、看环境,全镇78个村都留下了他的汗水和足迹,对各村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空壳村”小杨村与山东省章丘市交界,因为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所以修路遇到经济困难,为此,刘昌禄决定将村子闲散地收集起来,承包出去,这样解决了一部分修路资金,再加上村民捐款,隆隆作响的商砼车驶进小杨村。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硬化工作的村庄达60个。
  同样为农村道路硬化工作不断奋斗的还有邹平县孙镇范家村的党支部书记范宗华,71岁高龄的他,牙齿已经掉光了,他指着硬化好的道路说:“这是18年后又一次修路,全村村民都很支持。”范宗华有六个儿子,共捐了6000元,他3岁的重孙子范子荣看到别人捐款也要参与,他拿出积攒的80块零花钱和奶奶给的20块钱捐了出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