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三高”老人小心热中风
中风病仅在冬季高发是误区,气温超32℃发病率跟着上升
2014年08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老年人在公园里健身。
     本报记者 樊伟宏
通讯员 郭艳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大多数人认为,冬、春才是中风病的高发季节,然而据张店区第二人民医院综合内科主任郑涛介绍,高温时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的老年人也容易发生中风的情况。

气温越高,越容易诱发中风
  郑涛表示,0℃以下和32℃以上的环境都是中风的高发期。当气温在32摄氏度时,中风的危险便大幅上升,而且气温越高,危险性就越大。
  “天热容易患中风病,首先因为气温在32℃以上时,每天人体大约要排出1000毫升或更多的汗液,人体的这种反应虽然可以让体温降低,但对老年人心脏来说是一个很大负担。”郑涛说,“而且,排汗时血液循环加速,不仅可使血压升高,引起出血性脑中风,而且在体内水分补充不足时,也可能造成血液黏稠,诱发缺血性脑中风。其次,人体大量排汗时,可能使有限血液大量涌向皮肤,造成大脑血流量锐减,进一步加剧脑缺血,从而诱发脑梗塞。”
提前预防,要限制脂肪摄入
  近年来,夏季中风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因此,专家提醒,对于热中风来说,夏季应做好预防。
  “首先,慢性脑血管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最好在夏季到医院进行一次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有脑血管病病史的市民,最好坚持长期用药。同时要多饮水,可用白开水加少许食盐饮用。在清晨可空腹饮一大杯白开水。”郑涛说,“老年人应当注意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在1小时左右为宜。平时保持心情舒畅,可于早晚做适量户外活动。”此外,老年人应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饮食以清淡为宜。
吐字不清流口水,或是中风前兆
  中风发病比较突然,但身体并非没有任何提示,在中风发生前数分钟至数天内,患者常表现出各种先兆症状。如头痛、头晕,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肢体一侧无力,活动不灵便,持物不稳;吐字不清,吞咽困难,流口水;口舌麻木、耳鸣、视力下降。
  “这些表现可能间歇发作,也可能会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如发现身边老人出现上述或类似症状时,应引起高度重视。”郑涛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