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广场舞,不宜超过1小时
2014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陈晓丽                                               

充分热身以防“岔气儿”
  “我也看过不少广场舞,动作多数是上肢动作,脚的动作相对较少,一般都是原地踏步,还有一些蹲起的动作,难度不大,危险性也不高。”山东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教师毕致珩说,他经常在新闻上看到大妈们斗舞,动作幅度超过身体承受范围的话,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
  在济南市中医医院骨科主治医师王惠礼的门诊中,不乏因为跳广场舞造成身体不适来就诊的,多数是膝盖疼痛,也有的是脚踝扭伤,特别是为了参加比赛排练较多的时候。王惠礼表示,随着中老年人关节的退变,运动量过大容易引起劳损,一旦出现腰腿疼痛、或者膝盖疼痛的情况,应卧床休息,“特别是有原发病的,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等,休息的时间要更久,否则容易造成病情反复发作。”
  对于领舞老师孙桂珍双膝盖半月板损伤的情况,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张虎表示:“她不能再继续跳广场舞了,应该立即减少活动,如果疼痛严重的话,需要做关节置换手术。如果坚持继续跳广场舞会加速病情进展,疼痛也会越来越严重。”
  广场舞爱好者李女士说,跳舞时经常会“岔气儿”。对此,毕致珩解释:“这主要是由于跳舞前没有做好准备动作,忽然加大运动量,心跳加速、呼吸也快,导致呼吸系统紊乱,就会岔气儿。岔气儿时停下来,做做深呼吸调整一下,如果疼得不厉害,也可以在跳的过程中根据节奏‘三拍一呼三拍一吸’来调整就好。”
  “中老年人,尤其是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来说,跳广场舞有助于身体素质的提升,不过一定要掌握度,不是锻炼得越多越好,过犹不及,很多人每天都要跳两三个小时,对于关节的压力太大,一般控制在30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比较合适。”王惠礼说。
  张虎表示,在跳舞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四肢都活动开后,才不容易拉伤肌肉。据介绍,人体由安静状态过度到运动状态,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准备热身练习增加肌肉的血流量,使肌肉、肌腱、韧带的弹性、延展性处在良好状态,从而使机体各方面的机能协调一致,减少或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心肺功能不佳慎跳广场舞
  广场舞健身、娱乐身心的作用不言而喻,跳舞时应当注意哪些,才会“跳跳更健康”呢?在运动前和运动过程中,饮食过饱,或喝太多水,容易对胃和其他消化系统造成负担,还会诱发运动中腹痛。有腰部损伤史的市民,跳舞的时候可以在腰部戴上腰围保护,必要时也可以戴上护膝护腕,一方面可以起到加固韧带的作用,同时在天气转凉时也可以保暖。”
  据张虎介绍,不少45岁-75岁的中老年女性患有骨性关节炎(即退变性关节炎),常常会感到关节疼痛,尤其是在蹲起动作时,还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跳舞时都会出现关节不适的症状。
  其实,这些人不太适合跳广场舞,因为广场舞的不少动作幅度都过大,蹲起、蹦跳、旋转动作较多,容易加速关节劳损和病情发展。”张虎解释,两骨之间有关节软骨,关节软骨表面光滑,能减少相邻两骨的摩擦,从而缓冲运动时产生的震动,过度运动时,关节软骨容易被磨掉,起不到缓冲作用,关节疼痛由此产生。
  “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少人会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骨头的柔韧度较小,脆度提高,一不小心摔倒的话就容易骨折。”张虎说道,“因此,跳舞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别做太多剧烈的动作,例如急转身等。”
  心脏、肺脏功能不好,高血压的人也要格外注意,例如患有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心衰的人。山东省交通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曹万才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压应该控制在150/90以下,如果平时血压就高于这个水平,跳广场舞的时候情绪容易兴奋,血压就会更高,出现脑出血、急性心肌缺血等高血压并发症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如果心脏有问题,心脏供氧功能就不太好。而跳广场舞的时候心脏收缩能力加强,将加大心肌对氧的消耗,可能导致心绞痛等。”因此,曹万才建议,患有以上疾病的人跳广场舞时要适当,旋转、幅度大的舞蹈动作、相对强劲的伴舞音乐都不适合。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上述人群从此就与广场舞隔绝了。“这些人在跳的时候注意保持在自己的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张虎提醒,如果身体条件不适合跳广场舞,太极拳、散步等比较和缓的运动方式都是不错的选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