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焦面味香甜
2014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烟生

  夏季,待大麦收获后,农民将大麦炒熟后磨成细细的面,这就是焦面。焦面与炒面的区别,除了小麦品种有别,更主要的是制作工艺不同。炒面是将小麦先磨面后炒熟,焦面是用大麦先炒熟后磨面。至于食法则大致相同,干吃或加水搅拌成稀粥状,又香又耐饥。那时候的孩子们没有零嘴吃,一碗白糖或红糖拌和的焦面,足以解馋。
  所城里的街面上常有郊区农民肩背面袋售卖焦面的,论斤称。每当听到“焦面——唻”的叫卖声,我就知道是卖焦面的倪婆婆来了。倪婆婆是当时市郊上夼村人,布满皱纹的脸像一枚核桃,写满岁月沧桑;上身常穿着用麻布做成的大襟小褂,洗得干干净净;下着藏青色大裆裤,用扁而宽的丝织黑色腿带子在近髁骨处扎起来;头发整整齐齐由前梳到脑后,挽成一个髻,浑身上下收拾得利利索索。裹着的一双小脚登上一双比粽子大不许多的黑布鞋,走起路来一步三晃,好似秧歌步。
  倪婆婆的唤卖声很有音乐感,“焦面”俩字足足占一拍,拖长腔,煞是好听;而那“唻”字发音短促有力,戛然而止,余味无穷。我最爱吃她的焦面,里面加入了猪骨髓油及芝麻,味道特香。倪婆婆卖焦面不带秤,不论斤卖,只用碗量,量大。满满上尖一大砂碗就算一斤。
  每天午后,居民刚醒,吆喝声就在胡同头响起。这时,家庭主妇就领着娃娃出来,花几角钱买上一碗焦面,回家冲给孩子们解馋,经济又实惠。
  在我的记忆中焦面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先用凉开水搅匀,再用开水冲成糊糊状,加进白糖和红糖,香味扑鼻,是老少皆宜的美味;另一种是用水筲从井中汲取的冷水(俗称“井拔凉”水),那水拔凉拔凉,用“井拔凉”水将焦面调成厚墩墩的黏稠状,加进芝麻、青红丝、冰糖搅拌,用小匙挖着吃。那滋味香中带着甜,凉中透着爽,芬芳诱人,消暑解热,在炎炎夏日,吃上一碗“井拔凉”水调匀的凉丝丝的焦面,口感绝不逊色于现在孩子吃的奶油冰激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