箅子“咬”人折射纠错机制缺失
2014年09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曲征          

  齐鲁晚报9月9日C05版报道,不少市民反映,和平路雨水箅子设计不合理,骑车走过容易摔倒。记者查看市内主要道路发现,有的雨水箅子透水孔与行车方向平行,孔较宽,轧上去卡住自行车胎,易摔倒。
  实际上,要解决这个问题并非多难,或者将透水孔设计成与行车方向垂直,或者将透水孔变得窄一些就可以了。如果担心如此设计会影响透水,那么满可以增加箅子的整体面积。本来解决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城市管理者的职责之一,就是细心关注城市细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一些本来比较明显的问题,诸如自动扶梯“停摆”、井盖沉降、红绿灯停止工作、涵洞积水、“住改商”扰民、广场舞影响周围居民休息等问题,受到社会舆论关注,都不是相关部门主动关注的结果,而是来自市民向媒体反映。媒体曝光之后,有些问题尽管能够立即得到解决,但总感觉有“马后炮”、“滞后”之嫌。
  雨水箅子“咬”车胎被媒体曝光,再次说明城市管理存在软肋,那就是城市管理者不喜欢主动找问题,主动纠正错误,总是在市民指出问题后才想法去解决。主动纠错机制的缺失,造成市民只有发现问题并反映出来,才能有望解决,而一旦市民没有反映,那么,相关问题不光难以发现,解决起来也就更加遥遥无期。如此状况,既是城市管理者惰政心态的表现,也是城市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的写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