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四川女孩独自来济大报到
求学路上时刻警惕随机应变的经验值得借鉴
2014年09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独自报到的16岁女孩施娇。见习记者 范佳 摄
   本报见习记者 范佳   
  连日来,女大学生遇害或被抢劫的事情频繁发生,很多家长为了安全不敢让孩子单独去异地学校报到,但济南大学体育学院新生施娇还是选择独自报到。不上黑车,不跟陌生人说话,一路上,这个16岁姑娘的经验,值得很多大学生借鉴。

因为爱和成长选择独自报到
  16岁的施娇是四川自贡人,爸妈都是农民,此前,她从未单独出过远门:“从小妈妈特别宠我,什么都帮我安排好,我刚上高中时都不会叠被子,高中住校时妈妈经常给我送吃的。”
  之前,她去的最远的地方是重庆,还是在亲戚的陪伴下。之所以产生独自报到的想法,一是想成长,二是想减轻父母的负担。
  “我从高中开始练长拳,拉韧带、练蛙跳……各种训练增强了体质,也让我学会坚强。”施娇说,学习武术的经历让她更向往独立,“人总要长大,无论男孩女孩。”
  “我不忍心让爸妈为我操劳。”施娇的爸爸有病在身,不能做重活,妈妈也晕车,身体不太好。“路太远,来了再回去太折腾,来了也不一定能找到住处。同时我也想为家里省下些钱。”当她提出自己报到时,妈妈很反对,但家人最终说服了妈妈。
出发前妈妈天天叮嘱注意安全
  “出发前,妈妈天天叮嘱我,给我讲各种安全防范的事项,举各种出事的新闻事例。”施娇对“黑色八月”早有耳闻,济南、自贡火车站也接连有大学生出事的新闻传出,妈妈因此更担心。
  “妈妈不断提醒我,要坐公交车不要坐黑车。如果遇到开黑车的人拉客,就装哑巴,不要骂他们,不要激怒他们;一个人晚上不要出门,如果买东西就白天出去;在火车上上厕所,如果水杯放在桌子上回来要把水倒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吃,不要到处乱跑;如果问路,不要问看起来像坏人的人,要问警察叔叔。”施娇的妈妈怕她换零钱被骗,甚至专门为她准备了二三十块零钱,并提醒她贵重物品放一个包里随身携带。
  “行李是妈妈帮我打理的。”施娇说,妈妈怕她提不动,不让她带太多东西。“我就带了一个行李箱,都是必备用品和冬天的衣服,还有家乡的辣椒。”
  9月7日一大早,穿着哥哥给买的漂亮连衣裙,妈妈拖着施娇的行李箱陪她来到自贡长途汽车站。“坐在汽车上,我看到妈妈哭了,我也悄悄地哭了。”
上学途中随机应变时时警醒
  “虽然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但独自上路还是忐忑的。”由于路上堵车,7日她从自贡坐长途汽车到达重庆已经接近晚上7点。“堵车的时候我非常担心,害怕太晚找不到住处。妈妈一路给我发短信打电话,急坏了。”
  施娇在重庆找了家正规的旅馆住下来,一直把房门紧锁,连吃的都不敢出去买,当晚和第二天早上都没有吃饭,因为紧张却不感觉饿,“在重庆那晚我失眠了,在床上翻来覆去。这一路我哭了好几次。”
  经过重庆至济南28小时的火车旅程,9日,施娇终于到达济南。“下了火车站,很多开黑车的围着我,我一句话也不说,摆一下头就匆匆走过去了。需要问路的时候,我就找穿着制服的保安叔叔。”
  “我觉得济南人情味很重,我向火车站门口卖水果的老公公问路时,我听不懂他的口音,他就不厌其烦地给我解释。”施娇说,学校里老师同学的热情也让她很感动,她已经适应了济南的环境。
  施娇的脸上总是挂着乐观的笑容:“虽然妈妈不在我身边,但她一路短信电话,一路牵挂担心,就像陪着我一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