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润德,实施“孝德工程”
——博兴六中开发学校课程新特色
2014年09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办公实验综合楼
  弘孝苑
  教学楼
  学生问卷调查
  赵校长带领检查宿舍内务
  足球比赛
     博兴县第六中学坐落在董永故里,麻大湖畔,始建于1980年,原名湖滨一中,2007年更名为博兴县锦秋中学,2012年更名为博兴县第六中学,隶属博兴县人民政府,是一所设施齐备、师资雄厚、人才辈出的省级规范化学校。
  学校占地176亩,建筑用地64554平方米,运动场面积23345平方米,绿地面积29468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为29190.44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11189平方米,行政用房3067平方米,生活用房14934.44平方米。学校功能用房齐全,其中书库藏书61537册。现拥有28个教学班,在校生1269名,教职工116名,专任教师106人。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6人,中学高级教师12人,具有中级职称者57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名师骨干”36人。
  学校先后荣获国家基础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学校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滨州市“教学示范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体育先进单位”、“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图书管理优秀学校”等各类市级以上荣誉称号20余项。
一、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学校按照博兴县提出的“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是按《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的要求,在人员和设施等方面配备到位,抬升底部,缩小差距,以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工作思路,在设施设备配备方面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各类功能用房及其教学设施均按省级标准配备,已达到省标准要求。
  学校新建两栋综合实验办公楼,并按省标准化建设要求装备了图书实验室,学生的阅读课、实验课、信息技术课、音乐美术课及其它综合实践课,都能在专门的教室进行。
  新建学生餐厅和宿舍楼,极大地改善了师生的就餐环境和学生的住宿条件。
  彻底改造两座教学楼,旧貌换新颜,教室和办公室内的电灯、电扇、暖气设备也将进行彻底维修或更换,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办公、学习场所。
  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近年来,学校投资数百万元,建成学校局域网,并与县教育城域网接通,覆盖了学生教室、教师办公室、各功能用房和教师公寓,为每个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实现了校园网络全面覆盖。信息技术课学生能够人手一机上机操作,专任教师达到人手一机。
  为改善教师的教研环境,学校先后装备了1个能自动合成录像的高标准观摩课专用教室和能容纳600人的学校报告厅,为师生集会、学习研讨、举行报告会等活动提供了宽敞舒适的场所。自观摩课专用教室和报告厅投入使用以来,多次承揽市、县两级各种教学教研活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带来了巨大效益。
  学校建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和师生健身广场,并按省标准配备了健身器材,组建了篮球、乒乓球、足球、合唱、民乐、舞蹈等学生社团,开展“阳光运动60分,健康快乐每一天”活动,师生的体质明显提高,学校体卫艺工作成绩斐然,2013年获得了县中小学健美操比赛一等奖,县教师广场健身舞比赛二等奖,“万事达杯”戏曲小明星才艺大赛一等奖。先后获得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市校园集体舞比赛一等奖。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发挥环境育人的巨大功能

  学校立足实际,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确立了“一切为了师生发展与幸福”的办学宗旨,“孝以养德,敏而好学”的校训,“文明,厚德,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严谨,合作,探索”的教风和“博趣善思,格物致知”的学风。校园里、楼道内的诗词名句、励志故事,耐人寻味,催人奋进。教室内的《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刻提醒着学生;文化长廊展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优秀成果;教室、餐厅、宿舍管理名片促进了常规管理工作高效运行。
  为实现孝文化对学校师生的引领,学校除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外,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设置名师、优秀学生、校园之星宣传牌为全校师生树立楷模。学校对校园进行了科学规划,打造了各具特色的“五个苑区”——主广场弘孝苑、教学区润智苑、运动区尚健苑、实验区知行苑、生活区三省苑。整个设计力求主题突出,目标明确,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内容充实,形式新颖,事事处处体现出孝文化的深意,让师生耳濡目染,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了知识的载体,处处体现人文关怀。
  学校通过人文建设,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大大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学校被省学校文化研究院定为学校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三、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素质

  教育振兴,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学校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学校最基础的工作。
  德育处利用班主任学苑这一主阵地,通过班主任例会,采用论坛、交流、展示等多种形式,对班主任进行校本培训。以“争旗创优活动”为载体,强化班主任常规管理和竞争意识,促进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教务处通过常态课展示、研究课改进、汇报课展评等系列磨课活动,有效促进学校提出的“三段四步双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同课异构、集体备课、名师示范引领、教学常规材料大比晒、“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加强校本培训;通过“家长评教”和评选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活动,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教职工例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师德修养,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此外,学校还成立书画协会,组织开展教师“三笔一话一机”培训和技能展示活动,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显著增强,业务素质大大提高。
  学校高度重视校际间的交流,坚持每学期组织两次同题质量调研,并认真搞好同科教师的教学质量调研分析,认真落实备课组和级部“捆绑式”评价方案,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
四、强化内部管理
提升教育质量

  为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全校工作高效运行,学校立足实际,本着“小行政大级部”原则,确定了“校长负责、科室服务、级部经营、全员参与”新的管理模式,制定了《博兴县第六中学管理办法》,实施“六会制”(“晨会”、“级部例会”、“校委会”、“学校例会”、“班主任会”、“升旗仪式”),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1.完善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学校本着“加强配备,规范管理,强化使用”的原则,教师严格按要求进行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大胆创新。教师实验教学开出率达到了100%;学校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2014年学校顺利通过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验收。
  2.突出重点发展项目,促进常规管理。学校立足实际,将“作业教学”和“路队、就餐秩序和物品摆放”等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重点发展项目,并分别由教务处和德育处认真组织实施。
  3.开发学校课程,培植特色和亮点。学校充分发挥“孝子董永”的教育品牌优势,把孝德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孝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以“孝德工程”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让校园充满浓浓的孝文化氛围,以孝润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关注弱势群体。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环境相对复杂,存在着“四多”现象:外出打工人多;生意人多;留守儿童多;问题学生多。尤其是大多数家长忙于生计,好多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为此学校把关注留守儿童和弱势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当作重要问题来抓,根据《山东省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爱好,对三级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合,形成了23个必修课、31个选修课和社团活动课程,基本满足师生“合格+特长”的发展需求,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向往学校的理由。
  5.细化后勤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学校秉承后勤工作无小事,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原则,加强后勤管理,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教育教学工作搞好贴心服务。
  6.强化安全工作,打造平安校园。学校始终贯彻“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工作理念,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各类安保器械、齐备,运转正常。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国旗下讲话、图片展、安全演练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做到安全教育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