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东院西街上的“老字号"
2014年09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997年拆迁前的宏济堂。
   □陈建绳
  因清代设山东巡抚督察院(今珍珠泉大院),老济南有了院前、院东大街和院西大街(今泉城路中段)。我在西城墙下长大,在南城墙下就读,不少同窗生于斯长于斯,我的二祖母世居院东大街东首舜井附近,所以院东、院西成为我常常涉足的地方,那些耳闻目睹的人和事至今还历历在目。
  院东大街路北有一座熠熠生辉的地标式建筑把路人吸引,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百年老店宏济堂。宏济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建于院西大街路北,1915年因兵变被焚;1922年从济南状元陈冕后人名下购得榜棚街南首路西一处面积约6亩的宅院改建为栈房(济南解放后更名宏济堂制药厂);1924年在院东大街县西巷南口以西路北建新店,新店临街建有华丽精致的西式铁栅栏围墙。铁栅栏门与正门之间有一东西长的小院,东西侧墙上铺着进口高级瓷砖,瓷砖上贴着宣传宏济堂经营名贵药材的方块字。正门上镶着整块石雕的“宏济堂”黑底金字牌匾。二楼以上临街墙面上有金光闪闪的组成圆形的“乐家老铺”四个大字。
  进入店内,古朴典雅的柜台,两旁中药斗橱架排列整齐,木天花板下悬传统的宫灯,墙上挂精制的鹿头、鹿角、穿山甲等名贵药材标本,店内氤氲着淡淡的中草药香味。柜台内接待顾客的店员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宏济堂选药要求地道纯真,炮制遵古,陈货不要,有杂质的不要,产地不是最佳的不要,非药用部分不要。宏济堂所产成药都遵照北京同仁堂的配方炮制,技师与工人也都是从北京同仁堂聘来。宏济堂的膏丹丸散货真价实,因此赢得老百姓“口碑载道”。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家住在县学街东首路北的一个四合院内,那时我在南关某中学求学,早走晚归。院内东屋有位仓二姑自称“心弱”,她经常让我捎药。每次都反复叮嘱:“要宏济堂的,没有天王补心丹,就要柏子养心丸。”由于常年服药,仓二姑病情稳定,精神也很好。受仓二姑影响,后来我每患风寒型感冒,就首选宏济堂的“通室理肺丸”。感冒初起,一两盒就能痊愈。
  走过院前,院西大街路南声名远播的“瑞蚨祥”映入眼帘,而与瑞蚨祥隔街相望的是另一家“中华老字号”——一大南货栈。它是1917年由周姓浙江嘉兴人创办,时称“天南货栈”,以经营具有南方特色的食物得名。因当时的招牌均是竖写竖置,“天”字被顾客误读为一大,周老板“顺乎民意”,遂易名“一大南货栈”,于是“一大”之名沿用至今。
  “一大南货栈”是前店后坊,以货新、美味、价廉闻名遐迩。我的一位忘年交年近九旬,曾给我讲了一个与“一大”有关的故事。上世纪三十年代韩复榘主鲁时期,有一天韩复榘头戴瓜皮帽、身穿马褂、布鞋外出私访乘人力车归来。车到院前省府门口,韩下车说“你在门口等等”,不一会韩的勤务兵送来20块大洋,车夫拿着钱在手里掂来掂去,也许是大喜过望、受宠若惊,赶紧拉着空车到院西一大南货栈买了两盒精致的糕点给老韩送去,被韩婉拒。
  从“一大”往西至卫巷口,对过有一老城区有名的大华医院,大华医院门小,坐西朝东,内里院子很大,华子修院长在北屋医诊。由于华先生的子女与我兄弟姊妹均是小学同窗,所以比较熟悉。济南解放初期,华先生和齐鲁大学许衍梁教授动员全市医务人员在珍珠泉大院组成“战地医院”,收容救治无人过问的国民党军伤兵和受伤市民。后许衍梁任济南市副市长,华子修任市卫生局长。
  日月流转,今天泉城路车水马龙,却难觅宏济堂、瑞蚨祥等中华老字号的踪影。那些过往的人、过往的事,都沉淀在了岁月的记忆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