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闻京剧界的老半半堂
2014年10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芝罘记忆 
  安家正

  烟台是座京剧码头,这里有座名闻遐迩的戏装店——老半半堂。
  “老半半堂”原来只是个药铺的名称。120年前,黄县(今龙口)人曲福厚在北京开设药铺行医,取“半积公德半济世”之意,命名为“半半堂”。他同时也是一位酷爱京剧的票友,业余不仅粉墨登场,还自制行头,在梨园中获得了乐趣横生。
  一晃20个年头过去了,到1913年,“行医济世”业绩平平,倒是皮黄成绩斐然。这时烟台已经成为所谓的“京剧之乡”。其实,这里并不是任何一个流派的发祥地,也不是任何一名大师的故乡,只不过是诸多大师争相前来献艺的码头。曲福厚是黄县人,有商业意识的夙根,萌动了改弦易辙、返乡创业的念头。于是毅然在烟台的天仙戏院西侧,租赁房屋,创办了老半半堂戏装店。全家投入制作戏装、道具的行当。
  很快,这座前为门市,后为作坊的家族小店享誉烟台。到烟台演出的名角由他制作戏装,业务迅速扩大。1931年迁至临衢街(今胜利剧场北),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自产自销戏装店,产品覆盖了东北和华北。其中,关云长用的青龙偃月刀更是名牌产品,不仅令唱武生的演员争相收藏,而且成为烟台街孩子们最神往的玩具。孩子们当然不能玩真的大刀片,他们玩的是缩微了的仿真制品。在大庙、毓璜顶上的春节玩具摊上,都是最吸引眼球的“高档玩具”。小时候,谁有一把“大刀片”,喊一声:“吾乃关羽是也!”会让小伙伴们羡慕得直淌口水。
  他们制作的盔头、脸谱也驰名京剧界。
  不料1958年,这所在全国享有盛名的“老半半堂”竟被莫名其妙地并入了制作锦旗的合作社。自此,百年打造的品牌毁于一旦,对此“政绩”,鲜有敢于正视者。到2013年的出版物上,仍见羞羞答答的文章,说是“与时俱进”。其实,锦旗与戏装完全是两种东西,锦旗有什么个性特色?而文化却恰恰是要个性的。
  “文革”期间,戏装成为“四旧”,更是无人问津,“老半半堂”就几乎被人遗忘了。
  已故“文化斗士”王焕理始终对“老半半堂”念念不忘,多方寻觅,找到了曲福厚的第六代传人,可惜均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他们家传的技艺虽然尚可维持,但也后继无人。王焕理先生生前珍藏了老半半堂的“封山之作”,现在已弥足珍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