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不仅仅是心理问题
2014年10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抑郁症在广义上来说属于精神疾病,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等特点,专家指出,抑郁症并非单纯的思想问题,不能仅仅依靠说服、开导等手段来缓解,而必须接受正规的治疗。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张天亮教授指出,抑郁症的病因目前并不清楚,也没有证据表明哪一种性格特点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有说法认为“不成熟、内向、敏感、固执”等性格的人易患抑郁症,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抑郁症的表现形式不一,情绪低落、愉快感缺乏(情感麻木),是其核心症状,当抑郁症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时,常常容易被忽略或误诊为其他疾病。“抑郁的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居多,近年来老龄化趋势明显,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群。”张教授说道。
  许多家属认为抑郁不是病,只是思想问题,一时的想不通,劝劝就会好的,还责怪病人为何不想开点。这样亲戚朋友轮番上阵,为其作思想工作,寄希望于解开某个心理疙瘩来治好抑郁症,或干脆不管,让其自己想明白就好了。张天亮教授直言,门诊上遇到的患者家属不少存在这样的心理,这其实是一种误区。门诊上还有一类病人知道抑郁症是种疾病,需要治疗,但坚决不同意药物治疗,只是反复地去找心理医生。
  张教授指出,如果经由专业医生诊断后,病人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那么不论病情轻重,都应该接受系统治疗,包括药物及物理治疗等。抑郁症的破坏性是巨大的,但它也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积极的治疗干预十分必要。对抑郁症的治疗,许多人单纯依赖于心理治疗等手段,认为“多沟通是对付抑郁症最好的药”,鼓励病人树立生活的信念,关心支持病人等等——这些一般性心理支持是有用的,通过心理咨询让患者学会一些处理情绪问题的技巧也是有益的,但这只限于较轻的抑郁症,或在疾病的初期、缓解期,病人可以体验到忧郁、悲伤等情感;对于重性抑郁症而言,由于僵滞和空洞可使情感活动完全受到损害,病人不能够或几乎不能再有愉快、同情、爱或其它感受,外界的鼓励或呼唤毫无作用,这时候进行心理治疗是徒劳的,而应进行标准化抗抑郁治疗,其中主要的是抗抑郁药物治疗。
  “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抑郁症应首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辅以心理认知治疗。”张天亮教授说,目前抗抑郁药物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大批疗效快、作用好、副作用少的抗抑郁药物正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张天亮教授提醒,辨认自杀的危险是防范抑郁症病人自杀的最重要环节,但这需要专门的训练和丰富的知识累积。作为抑郁症病人及病人家属,重要的是了解这种疾病,及时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防患于未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