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玩坏了的“爱国主义”遗言
2014年10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如果问近代历史上有哪一场战役对于英国人乃至整个世界格局塑造最为至关重要,那么非发生于1805年10月21日的特拉法尔加海战莫属。在这场战役中,英国舰队用以少胜多的方式胖揍了法国和西班牙联军,从而粉碎了当时的欧洲霸主拿破仑登陆不列颠、“成为伦敦、英国议会和英格兰银行主人”的梦想。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自此变得不可动摇。
  作为指挥该战役的英军统帅,名将纳尔逊既幸运又不幸:拜该战役所赐,纳尔逊被英国人奉为民族英雄,但就在这场战役即将结束时,纳尔逊自己不幸战死。为了纪念这位马革裹尸的伟大人物,英国人将其雕像耸立在特拉法尔加广场记功柱的最顶端,至今俯瞰整个伦敦城。
  在我们的电影电视剧中,总有一个很狗血的桥段,但凡是民族英雄,在壮烈牺牲之前,总得说点啥惊天地泣鬼神的话,以便后人拔高之用。纳尔逊虽然是英国人,行为逻辑却很符合咱们的思路:在即将与敌军接战前的最后一刻,为了鼓舞士气,纳尔逊用旗语向整个舰队传达了信息:“英格兰期待每个男人恪尽其责(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这句话成为纳尔逊将军为后世留下的爱国主义遗言。
  由于这句遗言实在太爷们了,其所采用的句式后来被西方各国争相“山寨”,知名度远超纳尔逊本人——在这场海战中吃了瘪的拿破仑,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句话中所蕴藏的忽悠人的力量,他将这句命令改写为“法兰西期待每个男人恪尽其责”,将其印在了法国的军舰和军旗上以鼓舞士气。美国人也不甘寂寞,从一战到越战,山姆大叔在历代的征兵广告中,都不忘写上一句“联邦期盼每个男人恪尽其责”,而最令人吐血的是,这个句式在二战中甚至被纳粹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所选用,用一句“德意志期盼每个男人恪尽其责”忽悠了不少海外德国侨民,回国充当纳粹炮灰。传来传去,在人类近代民族主义情绪爆棚的那段岁月里,“每个男人恪尽其责”似乎成了所有国家对其民众共同的“期盼”。各国打着这个旗号时而反侵略,时而又侵略他国。纳尔逊的这句名言,真是被后来者玩坏了。
  有意思的是,在被山寨了这么多次之后,近来却有一些英国史学家跑出来正本清源,对这句话的原意提出了不同的理解:他们认为纳尔逊的这句命令其实并非刻意的民族主义煽动,而仅仅是一种“有节制的督促”。纳尔逊这句遗言中最关键的词汇其实是“使命(duty)”,这个字眼的原意是封建时代基于契约精神的一种“赋役一体”制度,在这种制度中,不同的阶层因享有不同的待遇,相应地对君主附有不同“使命(duty)”,贵族骑士因为平时一起跟国王吃香的喝辣的,所以有义务上战场拼命。至于普通老百姓,因为无论哪位老爷当政日子都苦哈哈的,对国家的使命则仅限于交税。
  “给什么待遇,负什么使命”的思维模式后来被英国海军所继承,在英国海军中,贵族出身的船长和屌丝出身的水手无论薪水还是生活条件都有着天壤之别,但与之相对应的,一旦海战开始,船长的使命就是战至最后一刻,甚至与船同沉,而水手则没有此义务。因此将纳尔逊的这句命令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再进行审视,它的确更像一种“有节制的督促”,将军其实是在要求舰队中的每一个人对得起自己所享受的那份待遇,履行好自己与国家订立的那份契约。
  流传甚广的爱国主义名言,原来是一句履行契约的督促。其实国家何尝不是一条行驶在历史洋面上的航船,国民犹如各级船员,根据不同的待遇各自定位着自己不同的使命,而一旦海战临近,水手们是否忠诚,取决于他们是否认同各自所负有的使命。这个认识可以解释同一句口号被不同的国家山寨了那么多次,为何有时管用、有时却效果坑爹的原因——爱国主义说到底就是国民对于国家所订立契约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只能靠平时慢慢培养,单靠临时抄来几句口号,那是不管用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