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后,执法人员对食堂加工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当天的菜品都要进行检测。
吕璐 摄
食药部门调查人员对“事故”发生公司的厨师长进行询问。
吕璐 摄
快检结果显示,猪头肉中的亚硝酸盐超标8-16倍。 吕璐 摄
本报10月21日讯(记者 吕璐) 颜色过于鲜亮的猪头肉可能添加了过量的亚硝酸盐,吃了容易引发食物中毒。21日,市食安办、市食药局等多部门开展了岛城最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模拟开发区某企业43名员工出现食物中毒,食药卫生等多部门积极响应,不到三小时,揪出背后的黑作坊,所有销售出的问题肉也被销毁。
21日上午,2014年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模拟演练开始。黄岛区泰山电子公司43名员工午后出现恶心、上吐下泻等症状,怀疑是食物中毒。该公司总务经理马上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和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执法人员迅速到达现场核实情况,卫生部门也前往医院开展调查。黄岛区政府迅速启动IV级应急响应,成立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同时成立了医疗救治、事故调查、危害控制、新闻信息等六个工作组。
事故调查时,黄岛区公安分局派出警力,进行现场勘察和人员调查询问,排查是否存在人为投毒等涉嫌犯罪的可能性。同时,黄岛区疾控中心对正在医院救治的员工开展流行病学、就餐情况调查;并取样带回实验室,对微生物及理化指标进行实验室检测。在现场的卫生、食药部门技术人员还对农残等相关项目进行了快检。
调查发现,43名出现不适症状的员工都吃过猪头肉拌黄瓜这道凉菜。快检结果显示,这道菜中的猪头肉亚硝酸盐超标8—16倍。“问题食品就是猪头肉。”执法人员马上找到了该猪头肉在市场上的销售店铺,查扣了还没卖完的猪头肉。向全区5万名群众发了提醒短信,在市场周边人员密集场所张贴了通告,对小区居民进行走访,查找问题肉的去向。执法人员还找到问题肉的加工窝点,经调查,窝点“老板”为了使猪头肉颜色好看,加工时放了亚硝酸盐。窝点“老板”随后被移交至公安部门。
最后,经应急指挥部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分析论证,认为事故原因已调查清楚,相关危害因素已消除,宣布应急响应结束。本次演练中,各组队员处置得当,从接到举报到发现问题消除隐患,整过过程不到三小时。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924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80人,罚没款1773万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