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拒绝收礼还师德本来面貌
2014年10月2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庄利梅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关于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枣庄市部分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和规定,并签订了承诺书。但部分家长则认为,“要想教师不收礼,家长首先得端正心态不送礼。”(《齐鲁晚报》10月22日报道)
教师肆意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不但严重损害了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辉形象,而且伤害了学生和家长的感情。长期以来,由于社会上拜金主义的盛行,社会分配的不公,教师工资及福利待遇的不高,都使得学校这片净土不得已改变了她纯真质朴的本色。一些经不起诱惑的教师开始蠢蠢欲动,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利用手中的学生资源,捞取个人利益。当一个教师再也不把为人师表当成自己毕生的职业理想与追求,大肆收受学生和家长的礼品礼金也就在意料之中了。甚至于,有些教师不惜放弃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人格与尊严,公开或私底下利用身份之便,向学生和家长索取报酬。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也不能将板子都打在教师一个人身上,家长也应反思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由于中国家长对孩子成材的迫切愿望,总是寄希望于教师对个人孩子的特殊关照,以便获取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教育教学实惠,不惜向教师大量送礼。家长的不理智行为,无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要想真正刹住学校里个别教师收受礼品礼金的不良风气,教育主管部门仅仅与教师签订“承诺书”是远远不够的。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师德教育,强化职业理想教育,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第二,对那些屡教不改,任意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的教师坚决予以惩处,绝不姑息,直至清除出教师队伍,从而使教师队伍得以净化。只要教师不敢收礼了,学生和家长自然也就消停了。第三,积极向学生和家长进行宣传,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