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贤堂布展或成北方心学圣殿
供奉“心学”鸿儒高贵品格,在当世竖起精神高标
2014年10月2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聊城10月28日讯(记者 杨淑君) 记者从古城改造与指挥部了解到,目前七贤堂正在紧张布展,该复建景点弃七贤堂原意,延七贤堂之名,聊城古今圣贤“穿越时空”,齐聚一堂,打造集聊城古今名人于一堂的人文荟萃中式园林。
七贤堂地处楼西大街路北,是一座古香古色的仿古建筑群,目前建设已完工,正紧张布展。建有包括大门、照壁、碑廊、阳明祠、名人堂、七贤堂和文化展厅等七部分。七贤堂恢复过程中参考大量传统北方祠堂布置格局和功能分布,并参考现存北方早期祠堂历史资料及空间布置,再现原七贤祠主要格局。建筑立面按平面功能分区处理,注重屋面轮廓线起伏有序,自然流畅。建筑色彩总体基调以基砖墙、灰瓦坡顶为主,门、窗以暗红色为主,突出建筑的门窗、入口、节点,并采用一定程度对比色。建筑表层主要以清漆处理为主,重要部位根据建筑等级、使用功能及位置不同采用多种形式彩画,如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卡箍头、苏装楣子、雀替、花罩、挂檐等。整体风格与古城风貌相吻合,充分体现丰富有序、古色古香。
据悉,原祠供奉王道、穆孔晖、孟秋、王汝训、逯中立、张后觉、赵维新“明七贤”,后增邓钟岳(旁以郡守胡德琳配祀)、朱学笃等“清三贤”。复建的七贤堂,实际供奉除胡德琳之外的“九贤”。
七贤祠所供奉者,皆为德才兼备之人。“前七贤”有一个共同点:在学术思想上,都尊崇王阳明的“心学”。对“心学”的研习,使他们在为人与治学等方面,形成了重志节、重事功、重实践的特点,带动东昌一带文运大兴、鸿儒鹊起。“后三贤”,也是学有独到,清正为官,深得民众钦敬。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