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路车上好司机 自编有爱“坐车歌”
城区6路公交车司机徐长明细心体贴频获乘客点赞
2014年10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姚楠       
  “徐师傅,可坐上你的车啦!”30日上午,6路公交沿线秦庄站,80岁的老人陈广林登上6路公交车,抬眼看见笑眯眯的司机师傅徐长明,激动地脱口而出。随后上来的几位乘客,也都像熟人一样地跟徐长明打起了招呼。
  这勾起了记者的好奇心,徐师傅是个怎样的人?是个怎样的公交司机?这一问,满车乘客七嘴八舌夸起了徐长明:“徐师傅对老年人可体贴了,看见年纪大的上来困难,都架着老人胳膊上车。”“每到路口、上下车都提示乘客注意来往车辆。”“见人还没说话先笑笑,让人看着就高兴。”
对待老人细心体贴让人感动
  陈广林老人告诉记者,他对徐长明印象深刻,还是因为今年大年初六的一件事。当时天下着大雪,陈广林和老伴在秦庄站牌等车,一连等了三、四辆公交,都因载客满满上不去车,好容易等来了徐广明开的鲁RG0256,一看又是一车人,老人心里打起了鼓,只见徐长明停稳了车,站起来说:“大家配合一下,再挤一挤,让老人上来!”“上不来啦!”车厢里的乘客不住地抱怨。
  “外面太冷,让老人上来,想想要是咱自己家的老人,舍得让他冻着吗?”徐广明一句话,车厢中没有了抱怨,反而很自觉地腾出了两个位置。说起这事,陈广林老人依然十分激动:“徐师傅对老人是真好!开车又稳、服务态度又好!”
  “是啊,徐师傅看见俺这年纪大的,都笑眯眯地问去哪儿,嘱咐俺上车小心,看见腿脚不利索的就伸手搀扶一把,就像对自己的老人一样。每次下车都紧着说等停稳了再下。”一旁68岁的乘客杨素珍也不住地表扬徐长明。
  不仅处处为乘客着想,徐长明对老人的细心体贴更让人感动,他告诉记者:“将心比心,老人最害怕别人给脸子看。许多老人都是低着头上车,咋回事?肯定是在其他地方上车时被甩脸子了,索性不看你的脸色了,遇上这种老人,我都会主动打招呼,问问他去哪儿,也防止老人坐错车。”
自编“坐车歌”宣传乘车安全
  到了长江路口,眼看要进入城里,趁等红绿灯的当口,徐长明忙拿起喇叭:“欢迎大家乘坐6路公交,请大家注意以下安全问题……”路口宣传安全知识,这是徐师傅的首创。
  徐师傅的公交车顶部还有一处醒目的提醒标志:“车辆停稳后做到一站二看三下车”。这句话也几乎是徐长明一路上说的最多的一句,只要停靠站点,他总要提前说一句:“等车停稳了再起身,下车前先看看后边有没有电动车,别急着下。”
  为了提醒乘客安全乘车,他甚至自编了一首“坐车歌”,准备散发给乘客:“人身安全有价值,截车别下路边石。安全措施要抓紧,千万不要带三品。车停稳,您再上,客人多时要礼让。”
  “徐师傅,可坐上你的车了,我都两天没碰见你了!”“徐师傅好啊,还和昨天一样,去公园1号!”“又碰见你了徐师傅,明天几点来啊?”一路上,乘客与徐长明像老朋友一样,不住有人打招呼。对此,徐长明的同事刘翔还有些“嫉妒”:“有好几次乘客在我车上打听徐师傅,念叨着要坐他的车。”
连配电室也擦得一尘不染
  30公里、52个站点、20多个转弯、80多分钟,来回河南王与高管局,穿梭在农村与城市之间,行驶在菏泽城区最长、也号称最难跑的6路线上,徐师傅不停地重复同样的动作和话语,却从未感到简单和厌烦。
  每到终点站,徐长明来不及休息,又拿起水桶、拖把、抹布忙活起来,先擦车身,再擦车厢,有的座位下够不着,他就用抹布包起旧刷子擦,“河南王那边在农村,土多,所以得及时擦。”记者注意到,连车厢最后的配电箱,打开也一尘不染。
  “要干好公交司机这个活不容易,我总结下来,需要具备爱心、热心、耐心、孝心,不是一天两天就修炼成的,得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徐长明的话很实在,“我今年已经54岁了,干不了几年就得退休,没有太多时间磨蹭了,所以更走在前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交司机是服务为民的最前线,接触群众最广泛的岗位,也是最高尚的职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