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不能“戳一戳动一动”
2014年11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环境污染大多是日积月累,治理起来也需要常态化的措施,点名整改、突击整改虽然效果明显,却绝非长久之计。如果没有常态化的措施,污染治理就变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表面文章。
  APEC会议召开前夕,环保部派出的第16督导组在河南安阳进行现场督导。“安阳空气质量在河南全省排名倒数第一,安钢‘功不可没’。”11月3日上午,环境保护部华北督查中心副主任黄滨辉对安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润生说。
  被环保部点名后,安钢已决定“立即更换煤车内导套,调整电除尘器二次电压、二次电流等运行参数,确保除尘器运行在最佳状态,并立即采取限产措施”。相信在一系列举措之下,当地空气质量会得到改善,但风头一过会不会故态复萌,着实令人担忧。毕竟,安钢的污染绝非一天两天,当地群众也早有反映,但问题却始终没能解决。
  事实上,像安钢这样的排污企业在全国还有不少,老百姓身边的很多污染问题,都是因此而生。正如督导组在安钢厂区所看到的,“生产区没有任何遮盖设施,煤灰全部露天堆放,到处是扬尘。”对此,受害的群众不可能没有怨言、没有反映,当地政府也应该心知肚明。然而,类似问题往往是反映和举报后不了了之,远不及“点名”治理带来的效应立竿见影。要知道,全国的企业这么多,能够享受“点名”待遇的毕竟是极少数,靠这种方式整治污染无疑是“杯水车薪”。
  不仅如此,环境污染大多是日积月累,治理起来也需要常态化的措施,点名整改、突击整改虽然效果明显,却绝非长久之计。要想真正解决问题,离不开企业的主动作为以及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督,同时还需要建立起畅通的民情反馈渠道。如果没有这些常态化的措施,污染治理就变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表面文章,即便在被“点名”、被批评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最终的结果仍然可想而知。一旦陷入了“上级戳一戳、下级动一动”的怪圈之中,或是满足于短期内取得效果,污染问题就永无解决之日了。
  总而言之,治理污染不是做样子,更不能只图短期内的表面光鲜,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倾听群众的声音,以不拖延的态度,建立起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正如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各级干部要做到掌握情况不迟钝、解决问题不拖延、化解矛盾不积压。只有本着为民服务、为群众解决问题的态度和理念,认真对待群众的反映和监督,提高工作效率,才能真正把工作落在平时,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包括雾霾在内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