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企业的脸面就知道它姓什么
2014年11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韩适南
  近期因为一个机会,笔者走访了我省四五个大企业。这几家企业性质不一,规模不一。记者去走访,对方就要接待,所谓接待不是吃吃喝喝,而是向来访者介绍企业。单从“接待”这个企业的脸面活儿来看,各个企业的性质、风格、文化就暴露出来,真是千差万别。
  因为印象深刻,所以不能忘记,茶余饭后,写来与各位读者一起探讨。
  在我看来是这样的:在村办集体企业眼中,来访者是朋友;在民企外企眼中,来访者是顾客;在老牌国企眼中,来访者是领导;在新型大国企眼中,来访者是伙伴。
  先从民企外企说,一般来说,走进这样的企业,他们不会让你看什么PPT、听什么报告和领导讲话,而是直接将你带到车间,用最通俗的语言,以来访者最能接受的方式,宣传他们的工艺、赞美自己的产品,上一堂生动有趣的知识普及课。
  在老国企这里,先是搞座谈,座谈桌上有席签、有座次,开场先上一段宣传片,宣传片的播报声音和新闻联播的频次类似,而所说的内容,和发酵的面包一样;接着是领导讲话,讲过去讲未来讲成绩。总之是离不了领导关怀关照,离不了政策利好,从党中央到省市县乡镇,整个夸一遍。整个过程,和领导视察一样郑重。
  在新型大国企这里,和老国企稍有不同的,就是上面说的这一套都有,但宣传片相对跟得上时代,片子不长但有情调;领导讲话的内容有故事,有表情,有互动。其它基本一致。新型大国企比老国企洋气,比民企外企板正,在他们眼中,来访者都是合作伙伴,整个过程透露出九个大字“以礼相待,我真的很牛”。
  村办企业是集体企业的一种,既灵活也接地气,风格介于国企和民企外企之间。他们搞接待,也有国企的这一套,开座谈会、听报告、谈企业发展。也有民企这一套,参观现场讲故事,而且讲的是实实在在、接地气的故事。但所有的过程,感觉稍微差一些,说起来是没有民营外企灵活,但比国企灵活;没有国企郑重,但比民企外企更讲究级别。在这些企业的感觉就是,“来的都是客,来访者是领导也是朋友。”
  我所接触的这些企业,都是大企业,没有没上市的,但风格差别依然如此之大。在我看来就是企业性质决定的,姓什么决定了长什么样,对人什么样。就拿做PPT来说吧,其实大家面对的是同样的先进技术,选的有可能也是同样的制作机构,但做出来的PPT,为什么风格差别就这么大呢?有的是朝鲜的味道,有的是美国的味道,这些味道混合起来,或许就是目前中国最为普遍的企业文化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