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山东”授标是个挺严肃的事儿
2014年11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岩侠     

  没人愿意过拿起筷子就烦心的生活,除了这假那劣,人们更愿意看到盘中餐上多洒照些阳光。
  一批又一批消费者随着本报“食安山东”走进诸诚外贸、汇源果汁、东阿阿胶,走进西王集团、圣元营养品、荣丰食用菌,走进景芝酒业、亚奥特乳业、阳春羊奶……在实地考察企业食品质量管控、生产进步的过程中,在与企业家、企业员工面对面交流沟通中,食品安全领域一大批尚德诚信自律的优秀企业让消费者的心透亮温暖起来。
  从去年在全省食安周上带头发起“食安山东”系列行动,到今年看到本报“食安山东”栏目名被正式写进省政府文件、变成“食安山东”全民共建行动,作为一个记者,我为一个媒体的责任担当而深深骄傲。
  最近不断有企业向本报及联盟询问有关“食安山东”授标使用的问题。经征询省食安办、省食药监管局及部分品牌企业意见,“食安山东”授标使用是个很严肃的事情,需多方征求意见,相关“食安山东”标志尚在公开征集中,相关授标使用办法还在研讨制定中。
  “食安山东”品牌是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培育指导下,在本报等主流媒体的大力支持下,由品牌企业联合打造起来的,它是山东食品安全领域诚信品牌美誉度的集成,也是美德山东建设的一部分。
  政府作为执法和管理部门,对食企可以是裁判员加培育员角色,可以推荐并帮助审核用标企业的资质,但不宜直接决定授标与管理,否则,很容易滑入裁判员当运动员的边沿。各食品相关企业协会能直接用标授标吗?协会是所有会员的聚合体,它不能代表品牌企业,因为品牌企业未必入会,而入会的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品牌。协会可以积极帮助品牌会员做好“食安山东”品牌的建设和维护,连接协会和会员的纽带是会费,对“食安山东”这块招牌,有显而易见的风险。
  “食安山东”标志的管理和使用,或许应该由一个品牌企业主导的带有公益性、开放性、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的企业自治服务平台来完成。把平台的开放性、影响力、公信力和品牌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又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才有望长久打造一个永远诚信光洁的金字招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