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山真水真友情
2014年11月27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李贞寅
这张照片是1964年5月10日,我在长清县万德公社刁庄小学任教期间拍摄的。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都会回忆起50年前自己和刁庄干部群众那段纯真的友谊。
刁庄地处泰山背后的深山老林,虽然偏僻,这个村在办民校(夜校)方面却名声在外。上世纪60年代初,他们是出席“全国群英会”的先进单位。解放前,这个村的村民没有一个识字的,凡村里读写书信、有红白喜事要记账,都是从四五里地外的小刘村请位“先生”来帮忙。建国后,他们响应上级的号召,办起了民办“夜校”,常年坚持,风雨无阻。
刁庄办民校已远近闻名,省里要推荐他们出席“全国群英会”,而要出席群英会,得先报送典型材料。那时,我在万德完小任教,因为发表过文章,公社便让我配合县教育局石广川老师一同赴刁庄座谈、撰写办民校的典型材料,最后典型材料用《四季常青铁民校》为题报送上去。这个村的民师陈允海作为代表,参加了全国群英会。
后来,刁庄民校辅导员因故辞职不干。公办教师一离任,民校就垮了。公社领导认为我对刁庄办民校的情况熟悉,与村干部认识,于是与我谈话,让我接任。刁庄距公社驻地有30里路,那里条件和万德差距很大,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要服从调动,公社教育部门的同志专程送我去任教。我当时来到这个学校时,两个班级只剩8名学生,我亲自到户发动,把所有适龄儿童全部动员入了学,民校也开班恢复正常。
当时,因“三年自然灾害”,上级指示原吃国库粮的在农村小学教师,口粮转各大队负责供应。我的口粮是每月标准45斤成品粮,分别是3斤面粉、6斤小米,其它粮食做成煎饼。全村4个生产小队,每个小队管我一个月。不论哪个小队管我的口粮供应,都不等我吃完便又送来,对我关怀备至,亲如兄弟。
为了记住这片情谊,1964年在学区中心学校毕业班照毕业相时,我特地请来照相师,和刁庄的部分队干部、民校教师在村外的小河边留下了“真山真水真友谊”的照片,至今我一直珍藏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