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前絮语
听文字自由铺陈的声音
2014年1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静
  有一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听文字自由铺陈的声音”,简简单单,却似乎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心。每当编辑稿件时,有时就会有这样的感觉,作者写得行云流水,我看得惬意酣畅;作者写得曲折跌宕,我看得黯然神伤。
  一般写纪念烈士的文章,总是壮烈厚重,让人热血沸腾,而我在编辑有令峻老师所写的《马鞍山上祭忠魂》时,初看文章,感觉作者写得随意松散,并没有多少震撼人心的大场面,似乎只是作者去淄博马鞍山一次随性的出游探访而写回的游记,但当看第二遍时,慢慢就体会出了作者的用心和用情。马鞍山以1942年那场气壮山河的抗日保卫战名扬神州大地,山上有廖容标、钱钧等开国将军撰文或题词纪念的大型摩崖石刻,由迟浩田上将为抗战纪念馆(碑)题写的馆名,是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圣地。对在马鞍山一役中牺牲了一家六口的冯家,作者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冯毅之先生既是我的文学前辈,又是青州老乡。我虽没见过他,但知他是青州长秋村人”。在山峰下,一块高高的石崖上刻有冯毅之题写的“碧血千秋”四个红色大字。转过石崖,见一条几乎直上直下的石阶路悬挂在石壁上。作者就想,当年日军是怎么攻上去的?大概是因山上的十多名八路军战士多数是伤病员,武器也不先进,弹药不足,而攻山的日军仗着人多势众、武器精良、弹药充足,在死伤200多人后,才攻上了山门吧?想那时,这山口上石阶上,一定堆满了日本侵略者的尸体,污血顺着泥土石块往下流淌。由景写到过往,由过往再抒情,读过之后,往事似乎历历在目。
  B2版刊发的《梅香永驻 芳韵悠长》讲述的是梅兰芳先生1952年在青岛的演出,作者恰好有机会近距离观看梅大师的演出,印象自然格外深刻。据记载,梅兰芳至少三次来过青岛。第一次是1927年2月,当时的京剧“三大贤”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以及名伶尚小云、程艳秋、荀慧生等,应军阀张宗昌之约来山东演戏。1943年春天,梅兰芳携家人再次来到青岛休养,在朋友处小住数日。第三次,是解放后不久的1952年8月,他又亲率艺术实力非常强大的梅兰芳剧团来到青岛的永安大戏院演出。对于1952年的这次演出,当时在岛城可谓风头无二,山东历史系教授赵俪生还为此专门写了观后感。梅兰芳以50多岁的年龄仍能在舞台上一丝不苟地做出种种复杂动作,今天想来是多么难能可贵,又心向往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