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开放8年难成通航春天还有多远
2014年12月0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2007年说2010年空域开放,2010年出了个《意见》,2013年军方说下放通航管理权也只是说说,现在又说2015年有序开放,2015年会怎样?细则方案还没定,慢慢等吧,8年了,还是飞不起来!”这是国内一家规模不小、历史不短的通用航空公司的一位管理层发出的感慨。
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被外界解读为低空开放实质推进的重要节点,然而,两天的会议召开后,资本市场相关概念股的中信海直、威海广泰、海特高新等,并没有出现以往惯性的上涨。其中,中信海直下跌1.2%,威海广泰下跌4.37%,海特高新下跌3.16%。
低空开放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吗?
规划与现实的差距
2010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对4000米以下低空飞行,未来将实现无需报批只需报备,并要求对低空空域进行不同审批程度的划分,如自由度最高的报告空域,只需要向空管部门通告起飞和降落时刻,自行组织实施,而管制空域则必须按照空管部门划定的航路、时间等飞行。
四年过去了,实际情况并没有想象的乐观。“虽然目前我国的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区域已扩大至‘两大区七小区’,但在试点区域并没有具体的开放政策和实施细则,对于低空飞行者来说,并不是说在试点城市就容易飞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告诉记者。
目前空管部门已将低空空域划分为管制、监视和报告三类,其中管制空域需提前申请并接受航管部门管制指挥;监视空域仅需备案,确保雷达看得见、能联系上;报告空域则类似于自由飞行。不过,到底哪些空域被划定为报告空域,还没有明确,如何在各个空域飞行和报批的低空航图,目前也还没有画出。
看钱看关系的“潜规则”
记者咨询多家通航企业了解到,要进行航空摄影、航空旅游等低空飞行前的审批,流程依然复杂,实际操作费用和审批时间,更是充满了不确定。
以前通航飞行起飞必须提前申请和审批,一般要经过空军、空管局、机场等各个环节审批和协调,单区域飞行至少要提前5至7个工作日申报,跨区域飞行更是至少提前12至14个工作日。2013年11月,《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出台,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负责通航飞行任务的审批,军方将不再直接参与,意味着通航飞行审批手续将大大简化。
一年过去,审批环节并没有变简单多少。“以前的流程是先找地区空军司令部进行任务审批,之后到地区空军司令部和民航空管局进行空域协调,还要申请飞行计划和协调相关机场。”一家通航企业的管理层说,“现在审批流程还是没多大变化,该协调的还是得自己去协调,该给钱的还是得给钱。”
任务审批过程中所要缴纳的费用是行业内的“潜规则”。“这跟审批方的关系和区域有很大关系,有的区域根本就不收费,有的区域则一次就收10万到20万,甚至按照项目合同额的15%到20%收。”上述管理层透露。“对民航来说,油价成本是最高的成本支出,而我们的油料成本只占5%左右,因为协调飞行而等待的时间,相关人员的花费才是最大的成本。”另一家通航企业的管理层对记者指出,在国外,某一机型的飞行成本在每小时八九百元,在国内成本能够达到四五千元,通航企业普遍很难盈利。 (据《第一财经日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