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大街的故事(2)
2014年12月0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总督河道部院署”旧照。
编者按——
上一期的古槐印记中,我们主要了解了西门大街的地理,这一期我们再来聊聊西门大街的人文,看看和“总督河道部院署”有关的那些人和事儿。
作者:张培安
“总督河道部院署”自公元1411年即明永乐九年正式建制,(元代也有中央政府治河机构派驻济宁,先驻扎济宁东南鲁桥,1348年于济宁设立济宁郓城行都水监)至1902年即清光绪十八年裁撤,“总督河道部院署”历时几百年先后有多名朝廷命官来济宁主持河道治理工作,其中既有禁烟名臣林则徐,也有顺治年间病死在任上、被济宁百姓尊为河神的治河名臣朱之锡。他们尽心尽职,呕心沥血,上为皇帝尽忠,下为黎民请命,为保证河道的畅通漕粮的北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元朝统一中国后,京城的一大帮人吃喝是件大事,为了解决京城的粮食供应,元朝的统治者先后开挖了济宁至梁山小安山的济州河,继而有开挖了小安山至临清的会通河,南北两端与隋朝以来的古运河和天然河衔接起来,如此全长3600里的京杭运河贯通,河道工程和水上运输由中央的“都水监”主管。
至明初裁撤“都水监”,治理河道事务划归“工部”管辖。公元1411年,也就是明永乐九年主持河道治理工作的工部尚书宋礼正式在济宁建置“总督河道部院署”,这里的“部”是指工部,“院”是指督察院,总督河道大臣一般由工部尚书、侍郎和督察院都御史担任,级别相当于现在的水利部部长、副部长,一般为从一品、正二品、三品官。明代为非常设之官,称“总督河道”,清代为专设,称“河道总督”,下面还有些分守机构,总督下设道台,道台下设厅,厅下设汛等一系列机构。除管理运河外,河道总督还直接统领一支治河军队“河标”,河标下设营,有参将守备等分领营兵,驻守沿河要地,营下设汛,由“千总”、“把总”驻守沿河县城和集镇,称“千总”衙门。由于这些林林总总机构,使得济宁的衙门林立,遍布济宁的大街小巷,所以有民谣说济宁:三塔七寺十八阁,七十二衙门。
古代没有铁路、公路,贯通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交通地位尤为重要,封建王朝视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命脉,而济宁恰恰位于大运河南北之间的中轴线上,是运河的水脊,闸口众多,过往船只到济宁必须落帆停船等候提闸放水方能通过,每天最多时停留上千艘船只,济宁成了江北最大的码头和物资集散中心。每日里,河道内帆樯如林,舟船如练,官船商舟,画舫游艇,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船工摇浆击水,拉纤号子响彻云霄,河两岸百物堆山,商贾云集,南船北马,人烟拥簇,酒楼歌馆,笙歌喧嚷,一片热闹繁荣景象。济宁“运河之都”之名也得之于此。
据有关志书记载,“总督河道部院署”旧衙分左、中、右三路,门、亭、楼、房等各类建筑100余间,前有照壁、木制牌坊、石狮子、石墩旗杆,设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东西有配厅、押签房、有书院、射圃、演武厅、内宅、后花园等,其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典雅富丽,气派威严。可惜在机构裁撤之后,先被兖沂曹济道署占用,民国时期在此设“山东高等法院三分院”,1938年被侵华日军占为兵营,遭到严重的破坏,1946年秋天,残存建筑物和大量碑碣,被国民党用来修建城防工事,后来逐渐被城区的单位占用,面目全非,旧迹难觅。
2010年,济宁市文物部门为了京杭大运河济宁段的申遗保护工作,启动“总督河道部院署”的遗址发掘。工作人员清理出8条共计200多米的探沟,探沟宽约两米,深越1米。探沟内整齐砌好的青砖及青砖之间使用的白灰,整个院落院墙基础遗址清晰可见,为恢复重建“总督河道部院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本报记者 孟杰 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