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平衡手机与生活的关系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刚看到本报‘拒做手机奴’的系列报道时,只是觉得挺有意思,但随着报道的持续进行,觉得这个现象确实值得人们好好思考一下。”在微信留言中,一位网友如此说道。“沉迷于技术进步的手机,人岂不是成了机器人?”
  “技术进步总归是一件好事,但被技术绑架就不见得是好事了。”山东大学传播学研究所所长冯炜表示,“社会的进步需要技术,但人终归是生活在文化之中,沟通、交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在冯炜看来,“拒做手机奴”公益活动是呼吁人们重视生活的一次很好的引导,“一次呼吁不见得能让多少人真正放下手机,但能让更多的人思考如何去平衡技术进步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就是意义所在。”
  山东大学心理咨询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吴少怡表示,其实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角色,平常人们可能不会往这方面思考,但当手机取代了人们之间的沟通时,人们对健康社会角色的培养也将面临障碍。
  本报记者 尹明亮 本报见习记者 周国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