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辈回家总玩手机,老人领海报贴在墙上
儿子儿媳回家不玩手机了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济南,社区居民领取宣传海报。 本报记者 戴伟 摄
  ▲2日,本报在山东大学发放海报、手机贴,有同学领到后,立即把手机贴贴在手机背面。  本报见习记者 周国芳 摄
  ◤在潍坊职业学院的教室里,“拒做手机奴”的宣传海报张贴在教室里。           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把海报往家里一贴,效果有了。省城市民范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我们老两口回家就把海报贴在家里显眼的位置,儿子和儿媳妇下班回到家都没拿出手机。吃完饭,儿子把放了几年的象棋拿出来,我和儿子又下了几局。”
  近来,本报联合金龙鱼发起的“拒做手机奴”活动,在社区、高校、餐饮企业、机关单位引发讨论和关注。
本报见习记者 周国芳 本报记者 尹明亮 李涛 白雪 苏洪印
课堂 有学生开始主动上交手机
  有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的手机持有量已经达到“人手一机”。本应沉浸书海的学生们,如今却埋头手机。《放下手机 回归生活》倡议发出之后,首日有11所省内高校表示加入“无手机课堂”联盟。随后,“拒做手机奴”手机贴海报在省内多所高校进行发放。 
  “上课时拿出手机刷一刷朋友圈、聊聊天成了不少大学生的‘必修课’。课堂上普遍存在老师台上讲、学生低头玩的现象。”在免费发放活动的最后一天,山东财经大学明水校区团委张老师打来电话申领,“我们关注‘手机病’系列报道很久了,以前我们没想过手机会成为课堂教学的障碍,现在看来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了。”
  “领到海报、手机贴后,学校给学生们发放,讲‘手机病’危害。本来以为‘视手机如宝贝’的学生们会不情愿,没想到拿到之后主动贴起来。看来是宣传有了效果,同学们也认识到了手机的威力。现在学生上课,有的都主动上交手机。”说到效果,张老师很欣喜。

饭桌 朋友间的海聊又回来了
  如今,饭前“手机消毒”也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在很多餐厅里,朋友间的欢声笑语不见了,只见边吃边滑、如入无人之境的“手机党”。为让食客们抬起头,在吃饭时间放下手机,活动期间,近二百家餐厅打来电话申领海报。
  “我这大概有二十几个单间,大堂也有几十张桌子。”开饭店近二十年的刘跃洋对饭桌上的变化体会颇深:“多年前,手机还不是现在触屏的时候,不管是单间还是大厅,客人们三五成群地坐着‘海聊’,聊家庭、聊工作、聊国家大事。后来,喧闹的大厅变得安静了,不少桌上的客人都在低头玩手机。”
  看到本报免费领取活动,趁着下午休息时间,刘跃洋领走了几十张海报和百份手机贴。“海报贴在各个单间和大堂里,在客人点菜的时候,让服务员把手机贴发给大家,提醒顾客多交流感情。这样搞了几天,饭桌上,朋友间的嬉笑又回来了,家庭聚餐的年轻人和老年人交流也多了起来。”

家里 放下手机,拿出尘封的象棋
  4日,在济南市棋盘街社区,因是上班时间,年轻人不多,但当拒做手机奴的海报开始发放时,领取的老人们几乎个个都要发一番感慨,“闺女回家时不时就拿着手机玩,不光自己玩,还拿手机哄外孙女,那么个小孩,光玩手机有啥好处,说也不听,拿回家给她看看。”居民周女士抱怨着。
  对济南市民高先生来说,最令他烦恼的是处在叛逆期的儿子对于手机的依赖似乎更难摆脱。像高先生这样忧心孩子成“手机奴”的家长不在少数。济南市民范先生带着老伴来领取手机贴和海报,范先生说:“孩子在家什么都不干,就知道玩手机。在家是这样,在单位咱就不知道了。这样沉迷手机对健康和工作都不好。”
  把海报往家里一贴,效果就有了,领完海报的第二天,范先生就打来电话表示感谢:“我们老两口回家就把海报贴在家里显眼的位置,儿子和儿媳妇下班回到家都没拿出手机。吃完饭,儿子把放了几年的象棋拿出来,我和儿子又下了几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