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们的那些事照亮浮躁创业路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韩适南
  创业的话题实在是太火了,这个创业成功,融资过亿;那个咸鱼翻身,屌丝逆袭。总之,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下子身价过亿,着实让人羡慕。羡慕的太多了,心就浮躁了。
  近期去采访几个典型人物,说到采访典型我曾经比较反感。按一般套路,就是材料的汇总与堆砌,高大全的光辉形象。不过这次,我却受到了启发和感动。我所接触的这些人,按正常单位的制度来说,都已到快退休的年纪,我就称他们为前辈吧。前辈的故事,让我对创业有了新的看法。
  即使在互联网时代,并不是所有的创业都是围绕着互联网才能进行;即使在互联网时代,创业路上也要面对失败,面对危机的处理。所以,前辈的故事,依旧是那么迷人和富有教育意义。
  一位女士,为了教自己的孩子学英语,学习了许多儿童教育的书籍和英语的书籍,结果英语老师出身的她,发现市场上的这些书漏洞百出,而且不太适合幼儿的英语教育。于是她自己动手,搞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最后,孩子教育成功了,而她也因此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因为一个良好的出发点,她的事业蒸蒸日上。在上个世纪大学未扩招之前,当她看到那么多落榜生渴望知识,但无学可上的时候,她就想解决这些人的读书问题,于是一所民办大学被创办了出来。
  在这二三十年过程中,她放弃了许多,放弃过今天许多人都引以为豪的事业编;放弃过一个曾经月薪5000元的工作,而当时,一个万元户就足以让人啧啧称道;更放弃过出国潮中的留英任教的机会。
  一个退伍军人创业,面对无资金、无政策的局面,一步步挺了过来。然而在八年默默无闻的研究中,他们的团队受到了来自国内外各种权威的质疑与反对,几乎很少有人支持和相信他们,不相信他们这样一个偏处一域的小民营企业能搞定一个困扰整个国家的技术难题。讽刺声,质疑声,反对声,甚至辱骂声,一直缠绕着整个科研过程。但最后,他挺过来了,而且取得了成功,这样的成功打破了日美的技术垄断,这样的技术,用在了神舟飞船和天宫等空间实验室上。
   这些人中,许多人当初并不是奔着钱去的,但最后,他们收获了财富。在这些人中,许多人都是因为一个良好的出发点,最后做了有益于自己更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事。这些人中,他们大多都是怀了家国情怀,最后,不仅成就了自己,而且造福了许多人。
  前辈们的故事,是经过时间冲刷过的,是朴实的,是沉淀下来的,更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前辈们的故事,让我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收获了宁静与经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