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发炎溃烂,家人都不敢靠近
经日照市人民医院先进方法治疗,患者伤口逐渐愈合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彭彦伟 通讯员 韩崇伟 闻静   
  7月份,市民周女士在外地做了直肠癌手术,医生为她建了一个“人造肛门”,周女士因此成了一名“造口人”。出院几天后,周女士的造口附近开始发炎,不仅有排泄物外溢,她的皮肤也开始溃烂,甚至连子女和家人都不愿靠近她。偶然一次机会,周女士得知市人民医院造口伤口处理门诊可以清理造口伤口,几乎绝望的她立刻赶到医院求助,经精心治疗,伤口愈合。
  原来,周女士在手术后没有学会如何护理,造口袋无法接住身体排泄物,从而导致皮肤溃烂和造口发炎。接诊后,市人民医院造口伤口门诊护士长张春华为周女士清理了伤口,一遍又一遍地教她该如何更换造口袋,以及观察造口局部的皮肤。张春华还就饮食、生活方面需注意的事项对周女士进行了指导。几周后,周女士的造口伤口逐渐愈合,不再散发臭味,她也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
  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直肠癌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全国每年新增造口病人10万以上。造口手术对患者身心造成的创伤可能远胜于疾病本身,而好的造口护理技术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病痛,更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2011年,意识到造口伤口护理重要性的日照市人民医院派出专门人员到南京、香港等地的高等医疗机构深造护理课程,张春华更是在学习期间取得了国际造口治疗师学会(WCET)认可的毕业文凭,成为取得此文凭的国内为数不多的造口治疗师。
  “市人民医院承载着日照市90%的造口伤口护理,如何通过提升护理技术,减轻患者病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是我们工作的重心所在。”张春华介绍,造口伤口门诊主要负责术后感染伤口足部溃疡、瘘管、大量渗出伤口、放化疗损伤伤口、失禁导致的皮肤问题,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与肠造口有关的咨询服务和心理护理,以达到患者完全康复的最终目的。
  除了对造口患者进行护理,该院造口伤口门诊还会定期到乡下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家中义诊,普及伤口护理常识,帮助更多的人减轻病痛。
  “在这之前,国内医生普遍采用炙烤的方式治疗患者伤口。”学习归来后,张春华将“湿性愈合理论”应用到护理实践当中,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已经成为市人民医院造口伤口护理的重要手段。
  市人民医院造口伤口门诊会在每周三上午和每周六下午接诊,有相关困扰的患者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到市人民医院进行咨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