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医院专家告诉你——
人体的健康密码该如何解读
2014年12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如今,每年一次体检已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但拿到一份体检报告,面对密密麻麻的指标,你能从中解读出哪些身体的信息?医院的体检诊断,哪些需要治疗,哪些只需要调养和观察就可以了?本期,齐鲁晚报健康大讲堂邀请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医生姜慧,为社区居民解读身体的健康密码。
  本报记者 徐洁                       
  在体检门诊中,高血压可谓最为常见。姜慧说,高血压起初并没有症状,许多人是通过体检发现患有高血压的,当然体检过程中,有时爬楼梯、走路等,导致血压测量不准确,应当休息5分钟再测,在安静、清醒、没有抗高血压药状态下,3次以上测量血压值≥140/90mmHg时,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了。
  许多人认为虽然有高血压,但没什么症状就不治疗。姜慧说,其实这也是不科学的,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是相当大的,随着高血压的发展,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心、脑、肾、动脉及眼底等脏器的改变,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
  姜慧建议,高血压患者首先一定要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不仅可以伤害呼吸系统,还能引起血管的炎症和痉挛;此外,从饮食着手,控制体重。可以购买家庭用血压计,时常监测。
●收缩压≥140/90mmHg为高血压
●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 可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在体检中,一般是通过血糖指标来诊断的。姜慧介绍,非同日两次测量血糖,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糖尿病了。
  据介绍,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不典型症状包括:一些Ⅱ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仅有头昏、乏力等,甚至无症状。有的发病早期或糖尿病发病前阶段,可出现午餐或晚餐前低血糖症状。
  姜慧说,糖尿病如今非常常见,且发病年龄低龄化,这是一种非常麻烦且可怕的疾病,可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许多糖尿病患者靠服用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姜慧提醒,使用这两种药物一定要遵医嘱,不要过量,如引起低血糖将更加麻烦。
●冠心病不治疗会引发心肌梗塞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姜慧说,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的病变,病变的根源在于患者平常饮食不合理,体内脂质代谢紊乱,使得血脂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日积月累,不断增厚的血管壁将硬化、血栓、堵塞。
  她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同沉积了水垢的自来水管,血液流动的通路越来越窄,最终将导致“梗住”的危险,这就是心肌梗塞,而心肌大面积坏死会危及生命。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有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因此有以上症状的应及时治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