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9日,刘东兴为汶川地震灾区老人诊病。(资料片)
刘东兴本人。
本报记者 高倩倩 赵清华
从小体弱多病,他能切身体会病人的痛苦和无助;七年寒窗苦读,他立志成为一名最优秀的医生;身处急诊一线,他也是“蛮拼的”,五年练就独当一面的真本事;作为国家应急队队员,他也“豁得出去”,地震、矿难现场都有他急救的身影……如今,他致力于打造推动构建更加完整的急救体系,让急诊病人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救治。
他是刘东兴,山东省立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
急诊科的拼命三郎
五年工夫独当一面
“患者,男性,77岁,在当地诊所输液时突然病发……”在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急诊科ICU病房的会诊室里,刘东兴正和几位专家一起探讨一位老人的病情。他先和专家们用专业数据分析了患者病情,又耐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刚才的分析结果讲给病人家属听。这只是他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刘东兴从小体弱多病,小学时患上哮喘,父母希望他将来能学医学。1990年,他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被山东医科大学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后来才知道,班上同学的成绩都是可以考清华北大的。”刘东兴说。
1997年,大学毕业的刘东兴被分配至山东省立医院急诊科,“其实我的专业方向是消化,当年医院消化科不缺人,我能选的是保健和急诊,我觉得急诊科帮助病人更直接。”刘东兴说。
“在急诊科的前五年,我要求自己每两天上一个夜班,刚开始是跟着别的医生学习,后来慢慢就可以独当一面了。”刘东兴说,从学校到医院,需要学习的技术和设备还有很多,当时除了吃饭和睡觉,他基本都在急诊科,从来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不管是不是我在上班,只要有急救,我都尽量到现场,用现在的话说,也是‘蛮拼的’。”刘东兴笑着说。
急诊科遇到的都是“急活儿”——病人病情急、家属情绪急,必须很快学会各种抢救设备和抢救技术。“医生的成长周期很长,一般独当一面大约需要10年吧。”刘东兴说。而他则用高强度的训练磨砺了自己,五年时间,他便可以应对急诊临床的各种情况,可以紧张而不慌张地开展各种急救。
关注年轻团队
创建青年文明号
2003年,工作出色的刘东兴被聘任为急救中心副主任,在完成日常急救工作的同时,他的肩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急诊科里年轻医生护士居多,因为医院体制改革,当时没有编制的聘任制护士占到了四分之一。“因为编制的问题,很多年轻人没有归属感,总觉得自己是体制外的。”刘东兴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如何让大家团结起来,凝聚到一起干事创业成了他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刘东兴想到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让大家共同参与到活动中,获得归属感。“这个创建活动不只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日常的工作状态,大家忙碌起来了,一心只想着工作,氛围自然也就更好了。”
“利用大家的专业知识和业余时间开展服务活动。”刘东兴说,跟济南市福利医院的患儿结对帮扶,帮助下岗青年安排“导医”等工作岗位等都是他们奉献青春,服务群众的具体表现。
刘东兴说,组织活动时尽量避免集体出动,“去的人多,效果反而不好。”他们总是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专业对口的人前去帮扶,“我们更侧重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活动。”
在日常服务中,医护人员也从自身的工作细节做起,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让病人感受到更贴心温馨的服务。
急救中心如愿获评“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单位”,青年文明号创建有“进入淘汰机制”,获评单位每年也需要主管部门的复核,复核不通过的需要整改直至摘牌,急救中心的“青年文明号单位”牌子自从获评后就一直挂在那,目前,已被获评“省级青年文明号单位”。
紧急处境沉稳应对
多次参加应急救援
2002年,刘东兴加入国家医疗应急队,哪里有急救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十几年来,他参加了汶川地震救援、枣庄煤炭矿难救援等多次大型应急救援活动。
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第二天早上七点半,刘东兴接到国家卫生部发出的“八点半在济南机场集合”紧急命令。那时,他还在送儿子去幼儿园的路上。他把儿子领到路边给妻子打了个电话,什么东西也来不及准备,他便直接赶赴机场。
冒着余震和塌方危险,经过7小时山路的艰难跋涉,刘东兴一行终于抵达地震重灾区南坝镇。在地震现场,面对一个个从废墟中救出的伤员,刘东兴立刻投身到救援中。大震过后,灾区的处境仍是余震频发,刘东兴说:“去之前,大家都有过对地震的恐惧,但当时大家心里想的只有多救活一些伤员。”
5月15日,在都江堰,一位伤员被废墟压了两天呼吸非常虚弱,心脏即将停止跳动,此时只能采取插管利用呼吸气囊协助呼吸。“在医院,我们会先对病人采取麻醉,但当时情况恶劣,没有麻醉,只能硬插。”这时,没有这方面经验的医生都不敢给患者插呼吸机,因为一旦没掌握好分寸,病人会立刻死亡。
当队友找到刘东兴时,刘东兴并没有犹豫,而是熟练地给病人插上了呼吸气囊,整个过程用了不到十秒钟,获得成功急救的伤员后被转移到大医院进行治疗,这让在场的医务人员大舒一口气。能够在任何危险、紧急的情况下,做到沉着冷静,凭借成熟技术去抢救每一个病人,也是刘东兴长期在急诊中心磨练起来的独特技能。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抢救成功率
从医十七载,刘东兴致力于心肺脑复苏、呼吸衰竭、休克等危重病的救治,挽救危急重症病人不计其数。作为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每天都有繁忙的工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断有电话打来,“我们医生必须保持24小时开机,每一个电话都可能与患者的病情直接相关。”
本着对生命尊重和对工作负责的原则,在每次接手比较严重的病例时,刘东兴会主持召开专家会诊,病人家属也会参与。多方面分析后,最终确定治疗方案。为了提高危重病抢救成功率,关于心肺脑复苏的临床实验将成为以后的工作重点。同时,刘东兴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完整的120急救体系作为下一步工作方向。
急救第一个环节是在120急救指挥中心。“120急救车将患者送到哪家医院,除了就近原则、病人意愿等因素,最重要考虑因素便是医院急救能力。”刘东兴说,必须考虑医院容量,哪家医院有医治该患者的能力,哪家医院有足够的床位等,但120急救指挥中心对于各家医院的容量并不全了解。“所以,利用好现代信息化手段,构建完整的120急救体系对提升急救成功率有很大帮助。”
当然,面对网上转来转去的“健康小常识”,刘东兴也有自己的看法。“虽然不少网友信以为真,但很多文章都是很久前的医学论断,很多是过时的错误观点。”真正的医学专业人士很少做医学科普。由于平时较忙,刘东兴很少上网,也很少发表医学科普类文章。“多给大家普及些医学常识,教人们如何避免和应对各种疾病等等,也是我以后需要做的事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