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也割不断的深情
2014年12月2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韩庆祥
今年中秋,妻子80多岁的小舅又从台湾回大陆探亲了,这次带来了他刚满18岁的孙子,今年高考已被台湾成功大学录取,趁未开学,当爷爷的带他回来认祖归宗。
走进刁镇老宅,他拉着孙子的手不住地嘱托,像要把那份故土情结复制到后代的血液里:小时候用过的小饭桌还在,陪伴亲娘一生的木箱油漆多处剥落,墙上是亲人的老照片,他顾盼着,抚摸着,每个物件都在记忆中千百次地亲近过,睹物思人,老泪纵横。目睹此情此景,真是让人感慨万千。说起小舅的经历,更是充满了传奇性。
当年国民党抓壮丁,每户凡有两个男子的必须抽一个去当兵。大舅已结婚,媳妇哭着不让走,小舅见催得紧,就替哥哥当了兵,那年才16岁。当兵两个月,他那个地方民团被八路军收编,从此他成为解放军战士,跟着部队打了好多仗,挺进河南,支援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又回援山东,参加了济南战役。那时候姥姥整天牵肠挂肚地打听小舅的去向,部队在章丘休整时,姥姥得到消息,挪着小脚,一路打听着,竟然在枣园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小儿子,不料这竟是母子二人最后一面。随后,大军南下,部队寄来了一张立功喜报。
全国解放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陆续都有了消息,唯独小舅杳无音信,姥姥天天坐在村头,等来的却是一块烈属牌,说小舅在打金门时牺牲了。可姥姥说什么也不信,天天念叨他的小名,还请人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说你儿在东南,她就信。老人家就这样盼着,想着,喊着儿子的小名离开了这个世界。
十几年后,一封从新加坡辗转寄来的信,让岳母家平静的生活起了波澜。写信的人竟然是妻子的小舅,信中说自己已成家,有两儿一女,生活不错让家里放心,落款写了自己名字和小名,唯独没说他在哪里。那时,两岸关系还很紧张。天啊!几十年过去了,亲人们才知道他还活着,只可惜他的亲娘听不到这个喜讯了。
台湾开通大陆探亲之后,小舅就托老乡捎来了他全家人合影,我们才知道他在台湾。岳父岳母立即召集全家人拍了一张全家福让来人捎回去,从此双方终于有了联系。
因为小舅在海军医院工作,军人不准离境,他就迫不及待地申请提前退役,于1992年偕同台湾籍的舅妈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我们借了几辆汽车去遥墙机场接机,机场相见,亲眷们个个泪流满面,那是几十年的相思泪呀。接着小舅去章丘祭拜,在娘的坟前痛哭失声,长跪不起。他说,他是在攻打金门时被俘的,被国民党押送到了台湾,从此与故园别离,一去40多年。
2010年小舅因心脏病按上起搏器,我们这些晚辈跟团去台湾探亲旅游,小舅老两口在桃园机场迎接,当天晚上,又亲自带车把我们接到他台北的家中。因为我们不能脱团,小舅就向导游索取了行程表,白天他和舅妈陪同我们游览了太鲁阁的奇峰绝壁,入夜就提前入住我们下榻的酒店,让儿子买来宵夜点心一起叙谈。在高雄,他还安排大儿子一家三口和我们团聚。我们的行程是绕岛一周,小舅就让他的小儿子请假开车陪着走完全程,他老人家带着起搏器一路相伴。当他得知我们参加的这个旅游团都是山东人,就把每位游客都当亲人,在旅行途中,他的小车总比我们的旅游大巴先抵达景点,按游客人数买好珍珠奶茶,站在车门口送给每人一份,不停地说我来台湾60多年,第一次在这里见到大陆来的老乡,你们都是我的亲人啊。
乡音难改,乡情绵绵,从这位小舅身上,我看到了人生的起伏变幻和亲情的血浓于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