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那碗暖心的饺子
2014年12月26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文/于永海
每年冬至这天,按照习俗,家乡的老老少少都要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羊肉馅饺子。据说只要这天能吃到羊肉馅水饺,可保耳朵一冬不生冻疮。
相传,东汉医圣张仲景在出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途经白河时正值冬至,他见沿途的百姓饥寒交迫,很多人耳朵上起了冻疮并溃烂化脓。张仲景疼苦这些百姓,遂搭草棚、施“娇耳”,百姓服食后暖自心生,寒疾耳疮不日痊愈。后来,人们便在每年的冬至之日吃“娇耳”以念医圣的恩泽,这“娇耳”便是羊肉馅水饺。
每到冬至这天,母亲都会早早起床,将早已备好的面皮和馅料珍而重之地取出来。这些东西如今看起来并不算什么,但在我小的时候,即便是富裕人家也不是轻易就能凑齐的,更何况我家的条件只算勉强算得上一般,所以母亲往往要为此精打细算好久。
习惯了在冬日睡懒觉的我和弟弟,冬至这天总会破天荒地随着母亲一同起床,看着母亲忙着做馅包饺子,我们也自告奋勇地帮忙擀皮,虽然擀得又慢又不好看,但母亲从来也不嫌弃,还温和地表扬我们,夸我们懂事。
等饺子下了锅,我和弟弟就按捺不住了,围在锅台边转来转去,母亲微笑着看着我们,边往汤里放着辣椒和驱寒的药材,嘴里边念叨着:“快点熟,快点熟,这儿有两个鸡追猴,饺子出锅不等凉,耳朵一冬冻不伤。”
不一会儿,饺子出锅了!我们兄弟俩迫不及待冲上前,也顾不得拿筷子,直接用手抓起来就往嘴里塞。要知道,刚出锅的饺子可是滚烫滚烫的,饺子到了嘴里还没等嚼,便又从嘴里吐回到了手中,然后就是忙不迭地吹气,片刻之后,估摸着可以忍住烫了,饺子就又回到了嘴里。咬开外皮,一股浓香四溢的汤汁流到嘴里,我们闭着眼睛细细地品咂着滋味,满心的幸福。
男孩子吃饭快,不一会儿的工夫,锅里的饺子便被我们兄弟俩消灭光了。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热汤,咕噜咕噜地一口气喝下去,然后拍拍圆鼓鼓的小肚子,幸福得直傻笑。
这个时候,母亲将剩下的面皮下到饺子汤里,开始做自己的饭。等母亲盛起面皮汤开始吃的时候,我和弟弟突然变魔术似的从衣兜里掏出几个刚才偷偷藏起来的饺子放到母亲碗里,一脸傻笑地看着母亲。
母亲看着已经在我们衣兜里沾满尘土草屑的饺子,眼中满含着泪花。她微微颤抖着将我们揽到怀里,也不管饺子已经脏得不像样子,轻轻夹到嘴里。这时,我和弟弟便在她怀里大喊:“冬至不吃饺,耳朵让冰咬。”
母亲细细地嚼着,满脸尽是幸福的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