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房: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
2014年12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安家正

  昔日的烟台街,粉房不太多,有几家,也是时做时停。年年都开的大都在郊区,因为要晾晒,晾晒需要空间,郊区有空地。
  粉条的需求量很大,过去肉贵菜少,粉条成了调剂生活的佳品。它介于普及与调高之间,老少咸宜,贵贱皆可,受到广泛的欢迎,因而在众多的乡村里也都有粉房。
  地瓜兴起之前,原料主要是绿豆,“龙口粉丝”驰名遐迩,成为胶东出口的品牌,后来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特别是解放后,推广产量高的品种“胜利百号”,当时有一首歌:“家有二亩地呀,中上那大地瓜呀!胜利百号地瓜大呀么大地瓜,一齐往家拉!拉!拉地瓜!”
  丰收的地瓜吃不完就做粉条,虽然质量稍差,但仍是餐桌佳品。
  做粉条,科技含量不高,但有技术含量,从地瓜到粉条有好多工序,开始制粉坯,要有粉碎、含浆等。含浆要兑上一种溶液,如果“浆口”不好,缸中就会泛出黑乎乎的杂质,兑得恰到好处,淀粉才会乖乖地在缸底沉淀为粉团。
  “下粉”是关键的一环,那是一条和谐合作的生产线,一曲集体劳动的奏鸣曲,调芡的调芡,打瓢的打瓢,捞锅的捞锅,洗粉的洗粉,大家都在紧张忙碌,谁也来不得半点松懈。真的是热气腾腾,不乏欢声笑语,屋里支起一口十印大锅,炤底烈焰熊熊,狂吻锅底,锅里翻浪着开水,顶着高高的水花。上锅的双手不停地敲打着漏勺,那长长的粉条投进了开水中,与浓重的水汽不舍地分手,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温馨的气氛。屋里很热,打瓢的人都穿着裤衩,双手使劲,生怕粉芡在漏勺里贪婪地逗留,拉风匣的婆婆嗔怪:“漏出来了!”公公却浑然不觉:“漏出来才好呀!”弄出个不乏黄色的笑话。
  刚出锅的粉条怕冷,尤其怕冻,一旦冻上粉条就会泛白,就会“糠”,做出菜来就会没有筋骨。出粉也得抓紧,起着秋风的空隙,抓紧在院子里拉上纵横交错的铁丝。柔柔的粉丝挂在粉帘上晾晒,在猎猎的秋风里,粉条随风摆动,并弥漫着一种热面的香味,随着秋风劲吹,由乳白色而渐渐泛出青光,像玻璃丝一样晶莹透明,这时,就等待着收获了。
  人们沉浸在喜悦中,很少去注意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粉场,雪白的排排粉帘迎风摆动,穿着花衣服的姑娘穿行其间,正如姑娘的肤色白里通红一样,这里也是红白相间。不说是五彩斑斓,也得说对比鲜明。偶尔再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真的是乡村绝佳的“乐趣图”。
  昔日芝罘的城郊,秋天比春天多的是劳动的喜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