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当有更多提振良药
2014年12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据报道,德州市首次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外,单独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增加公用经费,每生每年单独核定160元,缓解寄宿制学校运转情况。这样的利好政策出台,只要落实到位,必定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使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经费问题得到缓解,这也让市民无不拍手叫好。
  一直以来,农村教育经费严重“贫血”,导致农村教育软、硬条件落后、师资严重不足。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在这种物质匮乏和政策缺失的背后,造就了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的城乡教育沟壑。今年,德州市多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这无疑可以帮助农村学生更好地得到教育,加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然而,在农村学校的队伍中,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资金问题,在非寄宿制学校的基础上又平添了管理人员、暖气费、水电费等费用,对于本就困难的学校来说,这些支出更是“无米之炊”。160元不是多大的数字,虽然不敢说能解决多大问题,但我们还是看到了改善和提升农村寄宿学生生活状况的希望。
  政策令人称赞,但要真正将政策落实到位,确保专款专用,并避免出现由于资金监管不力所带来的诸多严重问题,又考验着城市管理者和相关监管部门的智慧和勇气。为此,必须加强教育经费的监督和管理,综合治理,确保新机制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在强有力的监督之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才能真正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大力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治穷先治愚,治愚抓教育”也已经成为广大贫困农村家庭脱贫致富的秘诀。目前,教育的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已经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相信在一个个的利好政策真正落实的时候,这个城市的教育水平一定会朝向越来越和谐的方向发展,而这也必定会推动社会秩序健康有序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