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君沙扬娜拉
2015年01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刘志浩 实习生 邵鲁文
  如果说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一直在破坏既有的规则,现今则是重新树立各种新规的时机。无论在官场,还是在民间,如何让法治和反腐的清风送来的“新常态”成为这个社会固化的规则异常艰难,社会顽疾仍有伺机反扑之势。“新常态”下的新规之制定和适应是需要时间的。无疑,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
新规本身,就是“福利”
  “没想到这次不用送礼,还给了很好的床位。”去年12月5日,与本报记者谈起两次生孩子的经历,冀中某县公务员钱超颇为感慨。
  1982年出生的钱超,2009年研究生毕业后,考取了本县一个文化系统的公务员,第二年结婚,随后老婆怀孕。
  他记得很清楚,2011年4月份,妻子在县里最好的妇产医院剖腹产下孩子后,医院推说没有床位,妻子只能睡在医院走廊的病床上,由于天冷,冻得脖子疼,只能天天紧裹被子。而与妻子同一天进产房的另外两个产妇,却都进了病房。
  开始他并没把这当个事,后来一次无意中聊天,钱超才明白,原来另外两个进病房的产妇,都给主治大夫送了红包,而睡在走廊的产妇,多数没有送红包。工作后,钱超也听说过不少“潜规则”的事,“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自己身上。”他说当时很懊恼。
   两年后,身为“双独”的钱超两口子又要了一个孩子,于2014年3月份在同一家医院接生。钱超说,这次学聪明了,在妻子最后一次产检时,便包了500元的红包,想悄悄给检查的大夫,但大夫说什么都没要。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态,钱超陪伴妻子再次做了剖腹产。不过这次手术后,钱妻直接被推进了病房,尽管里面依然很挤。“本来打算如果不住病房,再想办法送红包的,没想到就住进去了。”钱超说,他注意到,医院走廊没有住一个产妇。
  “难道这是传说中的‘八项规定’起了作用?”钱超笑言,由于禁令,2013年和2014年他们单位取消了所有福利,让他颇为“不爽”了一阵子,“没想到在这给补回来了。”
  “新规则本身,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项福利吧。”钱超说,尽管这样的“福利”原本就是人们该享有的。
老人对潜规则,多有经验
  钱超说,其实工作几年以来,他一直处于“学习”中,而听到最多的,无非就是经验丰富的老同事们谈到的一些官场的“潜规则”。
  “想让上头把钱批下来,需要请客吃饭——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下面乡镇的来办事,能拖就拖,太好说话了,反而显得自己没地位,等等。”钱超说,尽管自己很看不惯这些,但身处其中,还是耳濡目染了不少。
  但最近两年在“八项新规”下,形势却出现了一些变化,“没有了乱吃乱喝,单位办事效率提高不少。”钱超说,其实这是他希望看到的,不过那些工作年数比他久的领导同事们,则显得不太适应,“他们有的是经验,不少人总说这样的制度持续不了太久。”
  “不知道是不是会‘返回去’?”钱超担忧。
  钱超的担忧,并非毫无依据。按照历史学者吴思的看法,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恰恰是“潜规则”,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规定支配着现实生活。
  其实这种潜规则在民间照样流行,比如逢年过节去别人家拜访,最好提点东西;对于有权有势者,很多人都会想办法竞相巴结等,这样的潜规则,往往以“人情世故”的形式出现。对于几千年来盛行官场的潜规则来说,更是如此。
  不过,情况似乎正在好转。2012年中央提出“八项规定”以来,很多官场陋习,如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办事拖沓等不良“潜规则”得到遏制,官场风气被整饬一新。同时大批政策法规得到清理,行政审批权限下放的力度远超以往。
  带给人们更大震撼的,无疑是中纪委两年多来一直处于高压态势的“抓老虎,拍苍蝇”,腐败、“潜规则”得到前所未有的整治,尤其是前不久被宣布逮捕并开除党籍的周永康,更是被视为打破了改革开放以来,“刑不上常委”这一潜规则的“终极表现”。
  不但是钱超,作为普通百姓,盼望着彻底告别潜规则,让法治和反腐背景下诞生的新规则大行其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