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兄弟》抽奖也是假的
此类冒充时下热播节目场外抽奖信息均是诈骗
2015年01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31日讯(记者 孙丽娟 通讯员 张杰) 12月30日,市民邓女士遭遇《奔跑吧兄弟》中奖陷阱,被“栏目组”和“法院”联合忽悠骗走了500元钱。警方提醒,不要轻信“中奖”信息,不对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更不要转账汇款。
  29日晚,市民邓女士登陆QQ时,收到了一个弹出广告。打开广告后,邓女士发现链接的内容是一个《奔跑吧兄弟》的网页,上面写有“恭喜您已被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栏目组后台系统抽选为今日二等奖幸运用户,您将获得梦想创业基金150000元及苹果公司赞助价值13500元人民币的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
  登陆所谓的活动官网,邓女士按照要求如实填写了个人信息,并认可了领奖条款,点击了“同意”以示确定。之后,网页提示要先缴纳4800元的定金才能领走大奖。由于手头没有那么多钱,邓女士犹豫再三决定不要奖品了。网页客服“恐吓”邓女士,点击“同意”条款后,必须领取奖品,否则将其起诉至法院。当晚,邓女士未予理会。
  30日下午,邓女士接到了陌生的手机号码来电,对方自称是朝阳区法院的工作人员。“法官”一上来就准确说出了邓女士的个人信息,并告知《奔跑吧兄弟》栏目组已经将其违约行为起诉至法院,若一个小时之内不缴纳中奖定金,法院将依法审理此案。
  就这样,邓女士向指定账户汇了500元钱。几个小时后,“法官”再次来电,催促邓女士把剩余的定金交齐,否则将被起诉。无奈,邓女士报了警。
  初村边防派出所民警介绍,冒充时下热播节目进行“场外抽奖”活动的诈骗案件已屡见不鲜,其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QQ、微信等方式传播中奖诈骗信息,仿冒官方正规网站以丰厚奖金、奖品诱惑“中奖者”填写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信息,通过电话向受害者索取“领奖保证金”。如被怀疑拒绝,诈骗分子则会以已获取受害者个人信息要挟,以“已签署中奖协议,放弃领奖将被起诉”为名进行恐吓敲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