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上买的暖宝宝被窝里爆炸烫伤人
惹祸电热水袋是禁售的电极式产品,专业人士提醒买时需鉴别
2015年01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杨林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小巧廉价的暖宝宝销量大增,而早在几年前已禁销的电极式暖宝宝却仍在销售,并频频惹出事端,这不,5日晚上,青岛的李女士抱着这样的一个暖宝宝睡觉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腹部烫伤。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暖宝宝要注意先鉴别一下,电极式的别买。
惊心 抱着暖宝宝睡觉,它突然炸了
  今年26岁单身的李女士,一直住在单位宿舍。宿舍里又没有暖气,她便从夜市的地摊上买了一个暖宝宝,一开始用时也没觉得有什么异常,最近几天发现每次冲电完毕后,暖宝宝的体积都变大,用手触摸内部充满气体,她以为用一段时间都这样,也没太在意。 
  1月5日晚上,李女士像往常一样把刚充电完毕后的暖宝宝抱进被子里,放在自己的腹部,渐渐进入梦乡。睡梦中,只听“砰”的一声,李女士感觉腹部一阵剧痛,掀开被子一看,发现暖宝宝已经裂开,里面滚烫的液体洒满了整个腹部。同事立刻将她送到城阳人民医院烧伤科。经过烧伤科医护人员的治疗,李女士目前虽已无大碍,但还需再经过十天左右治疗才能出院。 
  青岛市市立医院烧伤科主任王野告诉记者,今年入冬以来他们也接诊了一名因暖宝宝爆炸而烫伤的患者,而每年冬天都会有不少类似病例出现。
提醒 用手捏捏就可判断它属于啥货
  据了解,发生爆炸烫伤主人的暖宝宝几乎都是电极式的。岛城一位专业从事暖宝宝经营的人士告诉记者,电热水袋(暖宝宝)通常分为“电极式”和“电热丝式”两种。前者因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早在2010年11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就颁布了有关规定,禁止其销售,但却仍有一些这样的电热水袋通过非正常渠道销售。
  该人士介绍,电极式热水袋内含有两个金属头,为正负两个电极。电极通电后,溶液处于带电状态,电极式热水袋正是用这种方法来对溶液进行加热。由于电极直接和液体接触,又无温控装置,通电之后热水袋膨胀得很大,容易发生爆炸。同时,一旦发生漏液,还存在触电的危险。而电热丝式热水袋的发热体不和液体直接接触,线圈也由绝缘体和液体隔离开,确保了安全。 
  如何鉴别电热水袋是电极式还是电热丝式的呢?专业人士称,可以采取用手捏的办法来判断,用手捏一下热水袋中的发热体,若摸到内有一个体积较大的塑料线圈或U形、圆弧形管子,应是电热丝式的电暖袋;若感觉内有两根手指头状的管子,就是电极式暖袋的两个电极,此类产品绝对不能购买。 

小贴士 被烫伤自己该做何应急处理
  市立医院烧伤科主任王野提醒,如果烧烫伤的程度较轻,患者可以立即用冰块冷敷或者用冷水冲,冷敷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直到用手指按压烫伤处感觉不到疼痛,表明伤情稳定。这种“冷却治疗”在烧烫伤后要立即进行,如果过了5分钟后才浸泡在冷水中,则只能起止痛作用。 
  “如果穿着衣服或鞋袜部位被烫伤,千万不要急忙脱去被烫部位的鞋袜或衣裤。”王野说,否则会使表皮随同鞋袜、衣裤一起脱落。最好的方法就是马上用食醋或冷水隔着衣裤或鞋袜浇到伤处及周围,然后才脱去鞋袜或衣裤,这样可以防止揭掉表皮,发生水肿和感染,同时又能止痛。
  如果烧烫伤者经“冷却治疗”一定时间后,仍疼痛难受,且伤处长起了水泡,这说明是“二度烧烫伤”,这时要迅速到医院治疗。对三度烧烫伤者,应立即用清洁的被单或衣服简单包扎,避免污染和再次损伤,然后迅速送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